明年20歲的蘇泊爾,憑壓力鍋起家,今年上半年收入已超41億元,年度營收沖擊100億元指日可待。
中國小家電行業向來同質化競爭嚴重,市場上魚龍混雜、格局分散,動不動就打價格戰。如何跨越這片“沼澤地”,將“一口鍋”做大?
蘇泊爾成立于1994年,當年的壓力鍋“大佬”沈陽雙喜擔心后起之秀崛起,不再提供壓力鍋的代工訂單,就是這樣,“逼出”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蘇泊爾總裁戴懷宗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回憶說,在壓力鍋市場占到一定份額后,要繼續增長,蘇泊爾就延伸到其他鍋。那時候提出“做什么菜用什么鍋”,于是又做了炒鍋、湯鍋、蒸鍋、煎鍋。當 不銹鋼制品做到一定市場份額,看到一部分明火不銹鋼制品會被電器取代,所以又向廚房電器延伸。
登陸深交所的第二年,即2005年,蘇泊爾在杭州、武漢的基地投入經營,并進入油煙機、燃氣灶、消毒柜等廚房大家電領域。不過,過去近10年里,壓力鍋、電飯鍋、電壓力鍋等“鍋”類產品仍是蘇泊爾最大的收入來源。
被稱為“鍋王”的蘇泊爾,電器業務的貢獻也越來越多。2004年,不銹鋼制品收入還是電器的兩倍;2008年,不銹鋼制品與電器業務已平分秋色;2011年起電器收入超過了不銹鋼制品,去年兩者在蘇泊爾的收入中各占55%和44%。
10年時間,蘇泊爾從單一的不銹鋼制品企業“變身”為廚房小家電企業,自身的規模也不斷增長,近8年的營業收入年均增長率達到28.3%。
3年前,蘇泊爾又做起了廚房工具,如刀具、保溫杯等。在戴懷宗看來,消費者把食物買回家,在準備過程中要用刀具,烹飪過程要用到不銹鋼制品和小家電,在保鮮的時候要用到保溫杯等。所以,蘇泊爾要不斷延伸和廚房生活有關聯的產品,“提供完整的廚房解決方案”。
不過,蘇泊爾有自己的做與不做。“冰箱我們不會做。”戴懷宗說,蘇泊爾的擴張會從品牌認知、渠道協同、競爭情況等方面來考慮。
差異化戰略
蘇泊爾的快速成長是因為不斷擴大以廚房為核心的“同心圓”,那只是硬幣的一面。
走差異化戰略,產品堅守品質和堅持創新,才是蘇泊爾做大的根基。
“蘇泊爾的創新跟其他企業不同,我們二十年一直專注于廚房領域,對中國消費者在廚房生活的每個細節都非常了解!贝鲬炎谡J為,洞察中國廚房生活的需求并堅持創新,是蘇泊爾最大的核心能力。
小家電、 不銹鋼制品進入門檻低,競爭激烈,價格戰是家常便飯,很難做大規模,并保住價格,獲得良好的利潤。而蘇泊爾不僅十年規模增長十倍,凈利率還超過5%。今年美的集團實現整體上市,蘇泊爾被作為美的小家電上市業務的估值參照之一。
之所以能在“沼澤地”里,筑起品牌的高地,戴懷宗說,“蘇泊爾走過二十年,我們一直確信我們不是一個成本規模型的企業,因為有美的,我們要做差異化競爭!
“比如,鍋用鐵鋁合金,加熱更均勻,但鐵和鋁的膨脹速度是不一樣的,這個過程中的訣竅,就要有創新、有積累,對消費者有更多了解。你有創新,品質做得好,消費者就愿意買這個單!贝鲬炎谔寡,蘇泊爾不會比拼低價。
在以品質和創新做好產品的基礎上,拓寬渠道是蘇泊爾“做大”的另一個要點。
“只要消費者想去買我們產品的地方,我們都要讓消費者看得見、摸得著、買得到!贝鲬炎谡f,20年前,中國是傳統百貨、供銷社渠道,后來出現蘇寧、國美等大賣場,最近幾年三四級市場和電子商務發展得很快。不論渠道怎么變,蘇泊爾都積極擁抱渠道變化。
2007年,蘇泊爾開始借力經銷商,在三四級市場設立蘇泊爾生活館。蘇泊爾生活館從當年150家,發展到現在大約一千家,覆蓋了國內主要的縣級城市,占了蘇泊爾三四級市場收入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蘇泊爾自2010年起進入電子商務渠道,2012年電子商務的零售額超過5億元,比2011年實現3倍以上的增長。目前已與天貓、京東、1號店等電商平臺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電子商務收入已超過蘇泊爾整體收入的10%。
海外也是蘇泊爾積極拓展的市場,SEB由此與蘇泊爾結下緣分。此后,雙方還結成“親家”,蘇泊爾從中得到的,不只是訂單、資金,還有技術和管理經驗。
不可否認,沒有資本的魔力,蘇泊爾也難以成就過去十年飛速的發展。2004年上市,以及2007年SEB集團入股,都是蘇泊爾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節點。
作為雙方“結婚”后蘇泊爾的“大管家”,戴懷宗認為,SEB給蘇泊爾帶來了三大利好,一是創新的技術,二是管理流程、生產工藝的改進,三是規模的疊加和協同效應。而蘇泊爾也給SEB帶來了中國市場的收入,以及具有成本競爭力的生產基地。
蘇泊爾開始引入SEB的產品創新流程時,曾遭遇過抵抗,理由是中國市場更講求速度。經過磨合,流程走順之后,效率變高了!叭ツ晟鲜200多個產品,一個產品開發時間為6個月,而原來需要12個月!
不銹鋼展-2014第十五屆廣州國際不銹鋼工業展-效果最好的不銹鋼展會-The 15th China(Guangzhou)Int''l Stainless Steel Industry Exhibi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