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期間,中國不銹鋼粗鋼產能快速增長,新增粗鋼產能750萬噸左右,使得到2012年形成的不銹鋼粗鋼產能總和至2700萬噸左右。2013年,中國不銹鋼產能增長的步伐仍在前行,已建和在建產能385萬噸。也就是說雖然新建或在建產能實際利用仍然需要一個過程,但中國不銹鋼3000萬噸的粗鋼產能從數字上看已經形成。
這兩年鋼鐵業的舉步維艱,大家都能看到,在作者的系列文章【看不銹】中也深刻體現了如今鋼鐵行業上至原料鐵礦石下至普通貿易商的困頓。鋼鐵產能過剩早已不是一個新鮮名詞,然而減產難,減掉已建成的產能更難。同時,低迷的市場需求遠遠趕不上鋼鐵產量增長的步伐。據初步統計,截至目前,鋼鐵行業已開工項目510個,在建項目總投資2699億元。其中,煉鐵在建產能3000萬噸,正在設計2800萬噸,規劃建設 1700萬噸;煉鋼在建產能2200萬噸,正在設計1000萬噸,規劃建設1700萬噸。如果這些項目全部投產,國內煉鐵和煉鋼總產能將分別達到9.15 億噸和10.2億噸,折合粗鋼產能達到10億噸。目前,中國鋼鐵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國際公認的過剩或者飽和的邊緣。導致鋼鐵業陷入這種被動的局面,其癥結在于鋼鐵企業的擴張沖動仍在繼續,結果造成重復建設遍地開花。
與此同時,據中鋼協會統計,2013年前11個月,會員企業實現利潤161.8億元,銷售收入利潤率僅為0.48%,在全部工業行業中處于最低水平。從上市鋼企最新公布的業績預告來看,雖然不少鋼企扭虧為盈,但并非來自主營業務的貢獻。55家鋼鐵板塊上市公司中,有33家公布了2013年業績預告,其中28家實現盈利,但很多企業的盈利得益于政府補貼、出售資產等營業外收入,僅依靠主營業務實現盈利的寥寥無幾。身處“嚴寒”的鋼鐵企業在資本市場上似乎已被投資者遺忘。自2013年以來,很多鋼鐵股淪為“1元股”。截至目前,在11只“1元股”中,有7只均為鋼鐵股。
鋼鐵行業目前困境的癥結在于產能過剩,尤其是在霧霾持續籠罩之下,這個問題亟待解決。2013年部分地區曾引發環保風暴,而環保政策的執行力度,暗示了政府去產能的決心。同時,在干部考核不唯GDP論以及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2014年各地方政府紛紛下調GDP目標增速。基于此,業內預計,在環保政策嚴格執行的情況下,今年淘汰落后產能或達到2000多萬噸,加之投資和經濟增速放緩,這將使得2014年鋼鐵業產能增幅有限。
論語中有句名言“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企業逐利實乃天性,擴張產能又何罪之有?那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造成了鋼鐵業今日的困局?連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李新創都表示,行業產能過剩“或許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并稱鋼鐵工業面臨極為復雜的局面,因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且在進行結構調整,并受到關閉老舊產能的政策影響。
有鋼鐵業的血的教訓在前,我們再回到不銹鋼來,3000萬噸的不銹鋼年裝備產能的確很龐大,但是對于博大的中國、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而言,卻并不是一個多大的數字。只要我們行業內部能做好產業規劃,讓3000萬噸這只“虎兕” 依然關于“柙”中,同時拓展不銹鋼下游產業鏈,大力開發西部不銹鋼市場,那么我相信不銹鋼行業還不至于步鋼鐵業的后塵。
無人之境
不銹鋼展-2014第十五屆廣州國際不銹鋼工業展-效果最好的不銹鋼展會-巨浪展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