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量與出口比翼齊飛
2014年落幕的鐘聲即將敲響,回望2014年的不銹鋼行情走勢還是有一絲欣喜值得眷戀。欣喜的是2014年不銹鋼生產企業開始由盲目擴產(或擴建)向注重社會需求而轉變,由盲目依靠削價競爭模式向高附加值、高技術的產品競爭模式轉變。據51bxg數據中心統計, 2014年預計全年國內不銹鋼粗鋼產量在2260萬噸左右,同比增加270萬噸,增幅為13.6%,較去年同期回落4.5個百分點。
圖1: 2014年中國不銹鋼粗鋼產量分季度走勢圖(單位:萬噸)
從季度產量走勢圖上來看,2013-2014年正值我國民營不銹鋼廠產能釋放期,特別是,以青山、福欣特鋼等以RKEF工藝為主的民企產量得到了極大釋放,助推我國不銹鋼產量再上新高。其中,青山集團下屬企業2014年全年不銹鋼粗鋼產量預計超過400萬噸。從季度走勢來看,2014年全年月度產量整體波動幅度不大,月度均產量在188萬噸左右,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3.4%。受益于出口量的大幅增長,2014年國內不銹鋼供應過剩狀況得到有效緩解,據51bxg數據中心統計結果顯示,前三季度我國共計出口不銹鋼材296.3萬噸,同比增加98.9萬噸,增幅為50.1%;實現不銹鋼進口64.6萬噸,同比增加8.6萬噸,增幅為15.3%。雖受歐盟、美國等地區反傾銷的影響,三季度我國不銹鋼出口量開始回落,但全年不銹鋼凈出口超過295萬噸的概率較大,預計全年凈出口量在300萬噸左右,較去年同比增加108.7萬噸,增幅為56.8%。
圖2: 2013-2014年中國不銹鋼凈進出口量走勢圖(單位:萬噸)
二.社會需求增速逐漸放緩
受益于美國經濟好轉以及東南亞需求推動,近年我國不銹鋼材出口量快速增長,有效緩解了國內不銹鋼材的供應過剩狀況。據51bxg數據中心統計結果顯示,2014年全年不銹鋼粗鋼產量表觀需求量預計為1926.6萬噸,同比增加149.1萬噸,增幅為8.4%。
表1: 2013-2014年中國不銹鋼粗鋼產量表觀需求量(單位:萬噸)
指標名稱
|
2013
|
2014
|
表觀需求增量
|
Q1
|
392.9
|
476.0
|
83.1
|
Q2
|
430.8
|
482.7
|
51.9
|
Q3
|
444.2
|
473.8
|
29.6
|
EQ4
|
509.6
|
494.1
|
-15.5
|
合計
|
1777.5
|
1926.6
|
149.1
|
從近年中國不銹鋼粗鋼產量表觀需求量運行數據來看,2013年因鎳價下行,刺激下游不銹鋼需求,表觀需求增長率達到了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點,增幅為15.3%。
圖3:近年我國不銹鋼粗鋼產量表觀需求量走勢圖(單位:萬噸)

圖4: 2013-2014年LME鎳和304/2B價格走勢圖
2014年,我國經濟總體保持平穩快速增長,但實體經濟增速放緩已成大勢所趨。12月22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透露,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增長8.3%。這一數值與上周中國社科院發布的預測一致。工業增速下降在近年已成為趨勢,2010年至2014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15.7%、13.9%、10%、9.7%、8.3%。
圖5:2010-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率
在以鋼鐵、煤炭、制造業為主的中國工業需求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不銹鋼產業能否獨善其身,還是值得深思的。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不妨觀察一下三季度LME鎳與國內現貨市場304冷軋的行情走勢(見圖4),明顯發現二者出現產異化走勢。究其原因,國內現貨市場供應過剩,不銹鋼行情泡沫迅速破裂所致。
三.企業利潤被大幅壓縮、“皇帝的新裝”屢被上演
近年來,中國不銹鋼產量、出口貿易屢創新高。在業界一片繁華的外衣下,上游不銹鋼冶煉行業業績究竟如何?下面我們通過51bxg多年深耕不銹鋼市場,積累的強大不銹鋼產業數據分析一下主流不銹鋼中的盈利狀況,已達到管中窺豹的目的。
首先,我們利用過去四年的原料行情與太鋼304/2B 2.0*1500 切邊的無錫市場報價做出了如下成本模型。從圖6走勢來看,2014年304/2B鋼種平均毛利率在6%以下,較去年同期至少回落2個百分點。再從行情走勢來看,2014年304/2B噸鋼平均價格為16660元/噸,同比增長410元/噸,增幅為2.5%。
圖6:2011-2014年304/2B噸鋼毛利潤率走勢圖
備注:1. 此圖根據原料行情每日的市場報價所得,而非鋼廠的原料采購價,但總體趨勢是一致的。2.市場所受冷軋鋼種多為薄板,實際利潤比這里使用的鋼材(厚2.0mm)相對更加豐厚一些。
從上述文字表述來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明顯的結論,2014年304行情盡管開始反彈,但噸鋼的毛利率卻成下滑態勢。另外,2014年的波動幅度更加劇烈,市場風險較大。據51bxg數據中心統計結果顯示,2014年304噸鋼平均原料成本在12100元/噸左右,同比增加1100元/噸,增幅為10%。
圖7: 2011-2014年304/2B噸鋼原料成本走勢圖
曾今高利潤的不銹鋼產業,如今只剩下產量節節攀升這一漂亮外衣的盛裝而已,芳華青春早已容顏已逝,留下的只是夕陽下的最后一抹彩霞。近年,鋼貸危機、跑路事件、貿易公司破產事件屢見不鮮,就連曾今開創中國不銹鋼產業的五朵金花之一的廣州聯眾于2014年出現資金鏈緊缺問題,一時令市場無不風聲鶴唳。
四.誰動了不銹鋼的“奶酪”?
通過前面的論述,我們大致了解了2013、2014的差異化行情走勢,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兩個方面—供求與原料價格。常規意義上,供求因素對不銹鋼的行情走勢起主導因素,但從近年的行情走勢來看,國內不銹鋼市場已經是供應過剩的狀況不容置疑。對此我們不妨看一下圖8中2014年三季度LME鎳與304行情差異化走勢的形成,這里不再重復贅述。另一方面,我們從下游不銹鋼需求來看,也可窺探一些端倪。
房地產:2014年整個房地產業持續低迷,直接拖累下游的不銹鋼裝飾管、電梯、家用電器等產業的需求。
汽車:2014年汽車產業雖仍然保持增長態勢,但受環保力度加大,城市交通擁擠等不利因素推動,部分地區開始實施限購政策,未來汽車增長將呈現衰退式增長,直接拖累下游的汽車尾氣排放系統、裝飾耗材、緊固件等用鋼需求。
油氣管網改造:2014年的油價跌跌不休,國內油氣行業的反腐也是進行的如火如荼,部分油氣改造或新建項目受此影響或被延期或被叫停,下游不銹鋼管型材需求不及預期。
前面我論述了當前我國不銹鋼產業正處于供過于求的囧態,特別是產量還在節節攀升,國外反傾銷案此起彼伏,都將加重國內的內銷壓力。顯然供應過剩是不銹鋼加速下跌的主因,而原料成本的波動無疑是今年不銹鋼行情走勢最好的推手。
作為不銹鋼冶煉中最重要的兩種元素—鎳和鉻,在我們國家都極為稀缺。但全球鉻金屬量儲備十分豐富,近年鉻鐵價格也是一路走低;與鉻相反的是,全球鎳金屬量極少,且被少數幾個國家所壟斷。據有關機構預測全球鎳金屬供應量還不能滿足100年的社會需求。
圖8: 2014年LME鎳與304/2B走勢圖
回顧2014年的鎳價與304/2B價格走勢,我們認為鎳價作為不銹鋼價格上漲的領先指標和下跌的的滯后指標,對未來不銹鋼的走勢將取主導作用。
2014年過山車式的不銹鋼行情,鎳價無疑取了功不可沒的推動作用。然而,從中國市場的鎳金屬供應量來看,鎳金屬供應量并不短缺甚至有過剩的嫌疑。接下來,我們將通過鎳鐵成本模型和鎳金屬量的供需模型,回顧一下2014年鎳價走勢。
五.有鎳礦就任性
近年,我國依靠廉價的紅土鎳礦資源,迅速奠定全球不銹鋼霸主的地位。總體來看,隨著外來鎳礦的大量進口,國內現貨鎳鐵資源處于下行走勢,其豐厚的利潤催生了RKEF一體化工藝鋼廠的迅速擴建。2014年初,印尼宣布正式禁止鎳礦出口以及烏克蘭地緣政治的影響,沉淪了3年的鎳價,在國際投行的鼓吹下,如同一匹脫韁的戰馬,呼嘯而出。鎳價的強勢反彈,讓大批鎳礦商、鎳鐵商、不銹鋼生產商賺的盆滿金缽,一時間風光無限,正應了當前哪句流行語“有鎳就任性”。可是現實的行情是殘酷的,鎳供應短缺的泡沫很快就宣告破滅。縱觀近年的走勢來看,2011-2013年,下游市場鎳鐵資源供應充足;2014年屬于去庫存化的調整時期,前揚后抑的走勢非常明顯。
圖9: 2011-2014年高鎳鐵價格走勢及其毛利潤走勢
前面章節我們分析了2014年304/2B噸鋼的價格同比上漲只有區區410元,而原料成本就上漲了1100元/噸。但從數字上來看,上游鎳鐵貿易商無疑是最大的贏家。但從我們給出走勢圖來看,2014年鎳鐵貿易商整體盈利能力同2013年基本持平。也就是說,鎳鐵資源的反彈完全是鎳礦的強勢上漲的外在表現。基于此,我們認為,鎳礦貿易作為鎳產業鏈的最上游資源才是這場戰役的最大勝利者。接下來,我們將借助鎳礦的行情走勢和鎳礦資源的產業密集度兩個指標分析一下鎳礦貿易才是鎳價上漲的最大獲益者。我們以含鎳量為1.8%的高鎳礦為例,做出如下走勢圖,很清晰的發現2014年全年鎳礦價較2013年至少有50%的提價。我們以96%的收得率測算,冶煉一噸含鎳量為12%的高鎳生鐵大概需要6.94噸鎳精礦(1.8%的高鎳礦),按礦價每濕噸保守盈利200元來折算,每個鎳點盈利115.7元,遠高于2014年鎳鐵行業盈利能力的平均水平。
圖10:2013-2014年高鎳礦價格走勢圖(1.8%的高鎳礦)

2014年的精煉鎳和鎳鐵資源的市場行情盡管風高浪急,但鎳礦確是千帆飛過,不帶一絲微風。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由以下幾條:
首先,精煉鎳市場,國際有想對成熟的定價權,不易受國內市場操控。
其次,鎳生鐵市場,近年中國的鎳生鐵企業如雨后春筍,遍地都是,極少出現寡頭企業。
再次,鎳礦市場,中國雖然每年都進口大量的紅土鎳礦資源,但國內的鎳鐵廠大多數都沒有進出口資質,資金量不是很充裕,鎳礦進口量較少。據筆者查閱最近幾年的鎳礦進出口報關數據來看,鎳鐵廠與鋼廠進口的鎳礦資源不到30%,70%左右都掌握在貿易商手里。
圖11:2013-2014年中國進口鎳礦持有者情況

按地區進口來看,我國鎳礦進口量成北多南少格局。同時,我們對近年從事鎳礦進口的貿易公司進行了統計,2014年達到255家,較去年同期同比減少29.2%。
圖12:2013年分地區鎳礦進口量
圖13:2013-2013從事鎳礦進口的貿易公司
同時,我們發現鎳礦貿易行業寡頭想象特別明顯,我們統計了青山、山東鑫科海在內的42家企業(實際為21家企業,部分為關聯企業),占總企業數的11.67%(實際占比6.2%),其進口量共計3200萬噸,占總進口量的45%(2013年數據)。
綜合來說,大量鎳礦資源被少數寡頭企業所控制,市場無序競爭較少,特別是未來國內市場鎳緊缺的這一趨勢的沒有得到有效改善,將更加提振鎳礦價格的上行。盡管2014年國內鎳現貨市場行情波動較大,但鎳礦資源任然保持平穩、緩慢增長。預計2015年隨著國內市場,鎳金屬量供應緊缺的逐漸凸顯,鎳價將更加提振,助推不銹鋼價格上行。不銹鋼行業作為鎳金屬消費的下游,特別是在國內市場供應過剩和國際反傾銷案的雙重壓力下,轉移風險能力較弱,不銹鋼生產企業與貿易商的業績能否突圍,我們將拭目以待!
不銹鋼展-2015第十六屆廣州國際不銹鋼工業展-效果最好的不銹鋼展會-The 16th China(Guangzhou)Int''l Stainless Steel Industry Exhibi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