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消息顯示,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于當地時間3月25日宣布,初裁認定中國向美輸出的不銹鋼板材和帶材產品對美國產業造成實質損害。基于該裁定,美國商務部將繼續對自中國進口的不銹鋼板材和帶材產品進行“雙反”調查。
應美國AK鋼鐵、北美不銹鋼等公司的申訴,美商務部于本月4日宣布發起此項調查,初步認定的傾銷幅度為51.07%-76.64%,補貼幅度不低于2%。據悉,美方將于5月9日左右公布反補貼初裁結果,7月21日左右公布反傾銷初裁結果。
針對此事,中國商務部本月初也已表態稱,鋼鐵產能過剩是全球鋼鐵行業面臨的共同問題,需協同應對,而不應簡單訴諸貿易保護的手段。同時,中方會堅決利用世貿組織的規則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
進入今年,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仍然未見好轉。截至目前,美國已經或正對中國工程輪胎、卡客車輪胎、冷軋板產品、不銹鋼板材及帶材、大型洗衣機、空調制冷劑等多種商品進行貿易救濟調查。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美國以往主做高端產品,我國出口的鋼材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領域,基本可以形成錯配。但在經濟壓力之下,美國也開始重視中低端產品市場,正因如此,近期美國針對鋼鐵、輪胎等商品的“雙反”調查也開始愈演愈烈。
不只是美國,今年以來,歐盟也在緊盯著中國的不銹鋼出口。今年2月12日,歐盟認定自中俄兩國進口的不銹鋼傾銷對歐盟制造商造成實質損害,對中國不銹鋼的反傾銷稅率介于13.8%-16%之間。反傾銷稅自2月13日周六起生效,將持續6個月,而征稅更可能延長五年,一切將取決于調查的最終結果。
此外,為了能對中國實施反傾銷制裁,歐美鋼鐵協會從去年底開始就反對歐盟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并表示中國鋼鐵企業是全球鋼鐵產能過剩危機的主要影響者。根據中國加入WTO附加條款,中國目前在“雙反”調查中確定傾銷幅度方面仍然要采取“替代國”的方式,而這項條款將于今年12月11日正式失效。
不銹鋼展-2016第十七屆廣州國際不銹鋼工業展-效果最好的不銹鋼展會-The 17th China(Guangzhou)Int''l Stainless Steel Industry Exhibi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