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eller表示前路漫漫,任務艱巨。他指出大眾將在2030年前花費200億歐元(約240億美元)開發電動車型并將其推向市場。他還承諾將再投入500億歐元 開發電動車所需的電池。Mueller在會議上發言:“汽車行業的轉型勢不可擋,而大眾將會引領這一轉型。”
追趕上電動汽車這一熱潮對大眾而言十分關鍵,這樣既可以幫助它擺脫兩年前尾氣排放造假事件,還能令其符合不斷加緊的全球尾氣排放規則。
跟隨英國和法國的帶領,中國上周末宣布淘汰化石燃料車。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這一舉動將加速帶動全球汽車行業向電動車行業轉型。(更多分析,請參見華爾街見聞主編精選《燃油車的“末日”、電動車的“狂歡”?關鍵的時點是2030年》)
大眾正在開足馬力將其旗下12個品牌轉型為電動車,旨在趕超特斯拉公司成為電動汽車界的領路先鋒。特斯拉現已推出其降價為35,000美金的Model 3,以擴大銷售份額從而填補數十億美元的資本消耗。
除了大眾和特斯拉,越來越多的汽車公司紛紛想在電動車行業分一杯羹。豐田汽車公司和日產汽車公司等傳統汽車制造商就對電動車行業躍躍欲試。預計電動車電池成本將在未來幾年內降低。
2015年9月,美國環境保護署指控,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在所產的柴油車內安裝非法軟件、故意規避美國汽車尾氣排放規定,而部分車輛的實際污染物排放量最高可至法定標準的40倍,違反了美國《清潔空氣法》。
大眾隨后承認造假,并且在企業內部調查中發現,大眾旗下超過80萬輛車的二氧化碳排放數值涉嫌造假,其中包括一款汽油車型。
2016年6月末,大眾同意與美國環保署等監管機構和消費者達成民事和解,和解金高達147億美元,創下了美國汽車業史上最高民事和解金記錄。8月,大眾又追加了給予經銷商的賠償,和解金總額可能已達到165億美元。除了付出巨額和解金,大眾還召回了48.2萬輛安裝排放欺騙裝置的柴油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