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4500萬輛,記錄下東風公司五十載的成長軌跡。
“全國賣出10輛車,就有1.4輛是東風車;平均每天生產的汽車,首尾相接綿延100余里,可以貫穿十堰百里車城。”東風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近日感嘆道。
時間回到1969年9月28日的十堰,隨著驚天動地的一聲炮響,東風人開啟了振興民族汽車工業的征程,寫下一部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汽車工業發展史。
當前,東風以“五化”為引領,圍繞“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優質汽車產品和服務”的發展定位,加快建設卓越東風,力爭成為世界一流的車企。
交出無愧于時代的答卷
半個世紀以來,東風公司兢兢業業造車,在新中國汽車工業建設史上舉足輕重。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東風建廠初期,以老東風人饒斌為代表的創業者們,在物質匱乏的艱苦環境下開啟鍛造大國重企的夢想。在第一個十年里,東風通過自力更生,一座初具規模的汽車制造廠在鄂西北的崇山峻嶺中崛起。
進入八十年代,面對“停緩建”難關,東風通過爭取國家政策支持,自籌資金3.3億元,完成了續建,并于1985年提前建成10萬輛能力,成為全國最大的汽車企業。
到了九十年代,在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過程中,東風全面調整發展戰略,著力以開放合資合作和技術引進方式發展轎車、輕型車和關鍵總成及零部件。2000年銷量突破22萬輛,整體扭虧為盈,為全面發展打下基礎。
進入新世紀,東風公司與日產、PSA、本田、現代起亞等跨國汽車公司展開開放合作。此外,東風公司將總部移師武漢謀求新發展,還邁出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的重要步伐。同時,東風戰略性布局和推動自主乘用車事業,實現從卡車為主向乘商并舉的轉變,銷量躋身行業前列。
黨的十八大以來,東風公司戰略性入股PSA集團、與沃爾沃建立合資合作關系,同時通過打造商用車領先新優勢、提升自主乘用車核心能力、搶占新能源車制高點、突破改革創新瓶頸等舉措,經營保持高質量,規模效益邁上新臺階,核心能力不斷提升。
50年間,東風公司累計產銷汽車4500萬輛,其中產銷自主品牌汽車1800萬輛,累計納稅超過4800億元。如今,東風公司的業務涵蓋全系列乘用車、商用車、新能源汽車、關鍵總成、汽車零部件、汽車裝備及汽車金融、共享出行等水平事業,擁有眾多世界級標桿工廠,同時在瑞典建有海外研發基地,在中東、非洲、東南亞等區域建有海外制造基地,全球化事業布局正加速構建。
以科技創新擎動未來
當前,汽車行業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交替推進汽車產業重塑。隨著5G時代的到來,汽車行業與5G技術的跨界融合所產生的智慧互聯場景,將深刻改變人們的出行以及生活。
近日,竺延風駕乘東風風神奕炫L3級自動駕駛功能車輛,參與從漢十高速武當山到十堰東路段的東風自動駕駛首次公開高速實測。面對復雜的路況,風神奕炫以高度智能化自動駕駛技術,順利抵達。
這是繼東風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公開道路首秀后,東風在自動駕駛領域進行的又一次“驚艷”亮相。在加快向“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優質汽車產品和服務的卓越企業”轉型中,自動駕駛成為東風公司最重要的技術方向之一。
東風事業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既有機遇又有挑戰。為獲得行業領先優勢,東風公司正搶占新技術制高點,未來十年將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協同發展、強化體系、引領未來”的科技發展指導思想,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科技創新能力;始終堅持“改進一代、開發一代、預研一代”的方針,推進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掌握與掌控。按東風的發展愿景,2030年具有世界一流的研發事業,擁有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和技術儲備。
東風起,燕雙飛。旋轉的雙燕,既表明東風精神的血脈傳承和對東風事業的激情擴展,又喻示著中外汽車文化的和諧交融。東風公司抓住全球汽車工業變革的契機,加速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朝世界一流企業邁進。
2020鍛造展,2020鍛造展會,2020鍛造展覽會,2020廣州鍛造展,2020廣州鍛造展會,2020廣東鍛造展,2020廣東鍛造展會,2020中國鍛造展,2020中國鍛造展會,國內最大鍛造展,國內最大鍛造展會,2020鍛造博覽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