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broomchallenge”(#立掃把挑戰)在前日席卷了社交網絡,全世界網民都熱衷于拍下自己家掃帚在沒有支撐時豎立起來的照片。人們口耳相傳:這樣的靈感來自美國太空總署(NASA),背后是一種神秘的宇宙引力和天體現象。連NASA也不得不出面為此辟謠。
但讓許多人驚訝的是另一個事實:自己家里已經沒有掃帚可立了。掃地機器人正接管人類的清掃工作。
在掃地機器人行業,消費機器人公司iRobot可能是最古老的玩家。它成立于30年前,曾嘗試過許多今年看起來瘋狂的業務:開發探月機器人、疏通血管的納米機器人、排雷機器人、石油管道機器人。最終它進入掃地機器人領域并扎下了根。
iRobot在2005年登陸納斯達克上市,并成為全球市值最高、份額最大的掃地機器人公司。按照官方說法,在中國以外市場的2000元以上價位,iRobot統治了60%份額。
據iRobot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olin Angle說,掃地機器人的差異化并不在于硬件,而是軟件。它的最終目的是完全從人類手中接管清掃工作,因此必須做到完美:能夠理解家庭空間和環境,能夠高度定制清掃方案(比如繞過寵物水盆),能夠自主清理復雜墻邊和角落。
Colin Angle甚至預測:如果機器人能夠理解我們所處的空間和環境,就能開發出許多新的形態,比如去廚房冰箱幫我們拿飲料。而掃地機器人是最先擁有這種能力的,目前已處在“黃金時代”的初級階段。它也具備了手機版OTA空中升級的能力。Colin甚至預測,在未來5-8年里,帶手臂的機器人就會進入家居環境。
iRobot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olin Angle,圖片由iRobot提供
伴隨對整個市場的信心,iRobot在成立30周年之際,將自己最好也最貴的產品Roomba S9+帶到了中國,并在3月8日線上發布。
這款機器人有三個特點:首先是配備搭載光學3D傳感器的PerfectEdge技術,能夠清掃復雜墻角,比如遇到內墻角會先退一步,留足清掃時間,遇到外墻角會先轉彎后退再前進。其次,它搭載了Anti-Allergen抗過敏原系統,在吸力提升40倍之余,被吸入的空氣只能經過濾網排出,可過濾99%的花粉和霉菌。第三,這款機器人可以高度定制化,比如能自主理解不同房間布局,然后按照人類的要求清掃。
按照研究報告,國內主流還是2000元以下的產品,這款產品實屬高端。但Colin并不認為自己會在與小米、科沃斯暴風驟雨般的競爭中落敗,而是瞄向追求完美體驗的高端用戶:他們不希望做任何補充清掃,而iRobot能接管所有清掃工作。
在發布會之余,iRobot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olin Angle也接受了36氪等多家媒體的采訪,以下是節選內容:
Q:今年是iRobot成立30周年,有什么在市場和產品戰略上的新規劃嗎?
Colin Angle:我們的機器人設計已經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機械系統成為一個可以延續使用多年的平臺。在此基礎上,iRobot持續對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視覺理解還有人機交互進行開發,我們希望最終機器人能夠通過其智能性,給我們帶來個性化的使用體驗。
Q:中國也有很多品牌在迅速崛起,iRobot對于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是否依然有信心?信心來自哪里?
Colin Angle:我們對iRobot在中國的前途十分有信心。很多中國品牌的產品在全球銷售已經有很多年了,這些產品通常功能比較簡單,價格區間也比較低,他們在iRobot關注區間外的市場取得了一些成功,對我們影響不大。
我們提到過未來機器人的差異化,差異化并不是體現在肉眼可見的硬件部分,而是在于人工智能部分,也就是實現精準清潔。在這點上,競爭對手和我們的差距是很難逾越的,因為這需要iRobot將近30年的技術積累去形成底層技術。
毋庸置疑,在未來,掃地這件事情肯定是要交給機器人來干的。我們相信整個掃地機器人市場在未來很多年都將保持蓬勃的發展。
Q:面對小米和科沃斯的激烈競爭,iRobot是否已經放棄了中國的中低端市場?
Colin Angle:iRobot在全球所執行的產品戰略是,既有入門級的也有高端的產品。當我們把最新的研發成果、技術都囊括在新推出的最高端的產品里面,它發布時的定價當然會是最高的。但是隨時間推移,更好的產品推出,這些產品的價格就會降低。
在中國之外的地區,iRobot是家用機器人行業的領導者,在價格超過2000元的市場份額已經高達60%。中國市場上確實有很多低價產品,我們在中國市場的策略是,專注于我們優勢更突出的高端掃地機器人市場。
隨著整個行業的成長,未來決定一款產品好壞的是它的軟件。這對我們是個機遇,因為當我們把新的機器人智能引入市場時,我們就有了新的定價權。2019年,iRobot對研發的投入達到1.4億美金,占到營收約12%。是全球家用機器人行業的No.1。目前,我們在全球的專利已經超過1500項。
我們開發Roomba s9+時很關心兩個方面。一個是用機器人前端全新的3D傳感器建立一個模型,來了解地板、角落的具體情況。另一個賣點就是可以讓清潔更加精確,用戶可以告訴掃地機器人要具體掃哪一個房間、要什么時候去掃,比如把寵物水盆列為清潔禁區。
以后我們會每隔幾個月對產品進行軟件升級(即OTA,空中編程),讓用戶可以享受一些新的功能。這就非常像智能手機,我們買手機時都有一些基本功能,還可以下載應用程序,現在這件事情也在掃地機器人身上要實現了。
在開發機器人三十年之后,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時間節點,那就是智能和軟件的重要性在機器人本身當中的比重是越來越大了,比它的機械系統要重要的多。
Q:您提到過機器人的智能不等同于自主性。目前我們距離機器人的黃金時代還有多遠?黃金時代有哪些標志和特征?iRobot做了哪些努力?
Colin Angle:關于機器人智能不等同于自主性,我要強調的一點就是:機器人必須要和共處一室的人類達成合作伙伴關系,更進一步理解它所生活的空間和環境,讓人對機器人有更多的控制權,從而實現雙方的合作和信任。
如果說未來我們想在家中部署一個帶手臂的機器人,能夠幫我們去拿一些物件,那么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讓機器人了解這個空間和環境。在人類告訴它,去廚房冰箱幫我拿一瓶飲料時,它知道該采取什么樣的路徑,去哪里找到冰箱。
目前,掃地機器人是消費類機器人之中,首個擁有對空間和環境理解的基礎能力的。機器人的黃金時代將取決于我們能否使機器人真正去理解所處的空間和環境,然后我們才能開發出更多不同形態的機器人,為我們做更多的事情。
所以我會說,現在我們處于機器人黃金時代的一個初級階段。現如今我們已經加速了投入機器人對于空間理解的相關研發,所以在未來5到8年里,我相信我剛提到的帶手臂的機器人可以實現在家居環境當中的情景。
Q:在未來的智能家居系統中,iRobot希望占據怎樣的地位?未來會涉及到在掃地機器人之外的一些品類嗎?會跟更多的科技公司合作嗎?
Colin Angle:目前iRobot投入最多的部分就是對機器人空間理解能力的相關技術和研發,同時也會致力于生產出更多對空間理解掌握度更好的家用機器人,為人類解決實際問題。
現在我們也開始和很多科技公司合作,主要是分享iRobot在家居空間理解這一部分的技術積累,幫助科技公司把他們的產品做得更好。當然這樣的合作是雙向互惠的,形成一個不斷成長的生態系統,未來iRobot會是這個生態系統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iRobot將會致力于成為人工智能行業的領軍者,同時也是家庭空間理解和家用機器人的領軍者。這一次我們發布的Roomba s9+其實就是最好的例子,它是一款工程物理硬件和創新的人工智能互相結合的產品。未來你還會看到更多這樣的產品,它們都是軟件和硬件的雙重結合。
Q:現在很多功能復合型的掃地機器人,比如掃拖洗三合一越來越多。這會是整個市場的趨勢嗎?
Colin Angle:首先我們要弄明白,三合一的產品用戶體驗到底如何?iRobot也開發掃地機器人和擦地機器人,但我們是分別開發,理由是我們認為這種三合一的產品并不能夠帶給客戶完美的體驗,它必然要在擦地和掃地都做出一些妥協。
比如,具有擦地功能的掃地機器人,沒有辦法深入到墻邊或角落清潔,而這些地方也是過敏源和塵螨集中的,意味著我們還是需要人為打掃。同時,具有掃地功能的擦地機,沒有辦法既清潔地毯又能清潔地板,擦地可能也不太干凈。另外,你沒辦法進行更多個性化的設置了。
我們把多功能合一的機器人看作是比較低端的機器人,它看上去會比較省事,但如果你去看它掃地或者擦地工作的完成度,都只有100分里面的20-30分。它只是形式上的完成了掃地和擦地這兩件事情。
iRobot不希望妥協,而是要給客戶一個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在掃地和擦地兩件事情上都做到最理想的狀態。
我們希望讓客戶有更多的話語權,讓他能夠定制打掃方式,最終解放我們的雙手,讓我們不再需要去掃地了。作為高端機器人的品牌,我們一直是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解決容易解決的問題。我們最終希望機器人能夠變成人類的合作伙伴,并且盡我們最大的可能把地板清潔這些事情從人類的待辦事項當中劃掉,把它完全地交給機器人,而不需要人類操任何的心。
2020鍛造展,2020鍛造展會,2020鍛造展覽會,2020廣州鍛造展,2020廣州鍛造展會,2020廣東鍛造展,2020廣東鍛造展會,2020中國鍛造展,2020中國鍛造展會,國內最大鍛造展,國內最大鍛造展會,2020鍛造博覽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