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銀行普遍收緊了對產能過剩行業的信貸,加劇了鋼鐵企業資金緊張狀況,資金流動性面臨挑戰。在應對之策中,融資租賃是鋼鐵企業實現產融結合、提高資產流動性的一條重要途徑。
為什么要成立融資租賃公司
融資租賃作為設備融資的一種重要手段,兼具促進裝備制造業發展、設備進出口、企業融資等多種功能,是產融結合的典型領域。在一些發達經濟體,融資租賃是企業設備融資的主要工具之一,其重要性僅次于銀行信貸。
從政策層面看,國務院陸續出臺《關于加快融資租賃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文件,支持融資租賃行業發展。目前,包括上海、福建、西安、天津等在內的多個地方相繼出臺了大批融資租賃的利好政策,內容涉及再融資優惠、降低子公司資本金門檻等等。
從鋼鐵企業的實際情況看,也急需金融資本的支撐。一方面,近年來鋼材需求下降,鋼材價格大幅度下降,鋼企效益低迷;另一方面,一些企業在鋼鐵工業快速發展時期投入過大,目前面臨嚴重的債務風險,而要發展多元化經營需要增加資金投入,不少企業面臨資不抵債、甚至資金鏈斷裂的困難。
從已成立的鋼鐵企業融資租賃公司的運行情況看,融資租賃已經發揮了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一是滿足鋼鐵企業融資需求。成立融資租賃公司,可以有效滿足鋼鐵企業的融資需求,緩解對銀行信貸的依賴。同時,可將外部市場和外部利潤內部化,有效降低鋼鐵企業整體財務費用,提高歸屬母公司利潤。
二是可有效利用境外低成本資金。融資租賃公司可通過金融杠桿的作用,利用自身的外債額度,在境外金融市場籌集低成本資金(目前境外資金成本在4%左右),獲取境內外利差帶來的收益。
三是服務集團的流動性管理。利用融資租賃公司的租賃業務,可促進鋼鐵企業的銷售工作,降低其應收賬款余額。通過融資租賃公司的“回租賃”操作,還可盤活鋼鐵企業的生產設備、廠房等固定資產,提高非現金資產流動性,降低流動性風險。
四是獲取高于主業的經濟收益。目前鋼鐵行業面臨產能過剩的現狀,部分鋼鐵企業面臨嚴重虧損,亟須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融資租賃行業的平均利潤率在10%~30%,遠高于鋼鐵行業的收益率,且與鋼鐵主業契合度大,對改善現金流結構、降低經營風險、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五是實現產融結合的有效途徑。鋼鐵企業集團成立融資租賃公司,將進一步完善集團金融板塊功能,提升產融結合與融融合作水平,更好地服務集團實體產業,在盈利方面抵補實體產業周期性變化風險,與集團原有金融產業形成優勢互補效應。
融資租賃業務的實質決定了其對商業銀行貸款的替代作用,因此集團通過自身旗下的融資租賃公司實現融資,既可以直接減少向商業銀行貸款的規模,進而降低實際對外支出的融資成本;還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再次進入市場,提高流動性,且實現利差收益。
鋼鐵企業融資租賃發展概況
近幾年來,隨著國內融資租賃相關法律法規日益完善,特別是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動下,我國融資租賃業步入迅速發展的軌道,已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租賃大國。截至2016年6月底,我國融資租賃企業(不含單一項目公司、分公司和收購海外的公司)總數約為5708家,比上年底的4508家增加1200家。全國融資租賃合同余額約46800億元,比2015年底的44400億元增加約2400億元,同比增長28.0%。2016年,全國融資租賃業盡管經受著一些負面因素的拖累,年內業務總量仍將超過5萬億元,從而將使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租賃大國。
目前,據不完全統計,鋼鐵企業集團成立的融資租賃公司有14家,分別是河鋼、渤海鋼鐵、太鋼、山鋼濟鋼、山鋼、新興鑄管、杭鋼、天津榮程、沙鋼、華菱、首鋼、本鋼、南京鋼鐵和山西建邦。
值得注意的是,華菱、首鋼、本鋼、南京鋼鐵、山西建邦5家鋼鐵企業的融資租賃公司,其企業名稱與母公司無直接聯系。這與公司的定位相關,可為開拓市場化業務鋪墊。今后,鋼鐵企業成立融資租賃公司時,也可充分考慮集團公司品牌影響力、定位及名稱等問題。
從注冊時間來看,鋼鐵企業融資租賃公司起步較晚,除了南方國際租賃公司外(1989年設立,2005年經商務部批準重組),其他13家均是近3年注冊成立的,股東大多是集團境外的子公司,業務均是以集團內部成員單位為主,詳見表1。
從注冊資本金來看,各鋼鐵企業的融資租賃公司的注冊資本金額不等,以美元注冊的居多,詳見表2。
從公司類型和股東情況來看,14家鋼鐵企業的融資租賃公司均屬外商投資類融資租賃公司,詳見表3。
從注冊地來看,各鋼鐵企業的融資租賃公司的注冊地主要集中在天津、上海、深圳。其中,天津6家,上海3家、深圳2家,另外3家主要是在濟南、杭州、本溪等地,見圖1。
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已有中航租賃、中海油租賃等13家市場化融資租賃公司服務過15家鋼鐵企業,鋼鐵企業部分融資租賃業務清單詳見表4。其中,4家鋼鐵企業融資租賃公司服務于本集團,分別是歆華租賃、太鋼(天津)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渤海鋼鐵集團融資租賃公司、遼寧恒億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案例分析
●太鋼(天津)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太鋼(天津)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于2014年4月份在天津東疆保稅港區成立,由太鋼集團在中國香港設立的子公司———太鋼進出口(香港)有限公司出資,注冊資本1.6億美元。太鋼集團同時還成立了保理公司———太鋼(天津)商業保理有限公司。
融資業務方面,太鋼租賃已累計取得各類借款折合人民幣近40億元,采取的是人民幣、美元、歐元多幣種錯配,有境內貸款、跨境直貸、內保外貸、財務公司拆借、股東借款等多渠道融資模式。借款成本均低于集團借款成本,有效地為集團公司降低了融資成本,拓寬了融資渠道。
租賃業務方面,出于風險防控考慮,太鋼租賃優先滿足集團內部成員單位業務需求,適時拓展外部市場融資租賃業務。通過積極開拓租賃業務,太鋼租賃業務規模已達到近50億元。
●上海歆華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上海歆華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于2014年12月1日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注冊成立,是湖南華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其全資子公司華菱集團(香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投資成立的外商獨資融資租賃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美元。該公司于2015年4月份開始正式運營,當年資產總額達6.1億元,凈資產收益率為10%。
歆華租賃當前業務定位為“1+X”:1———集團業務,利用“稅收籌劃、內保直貸等方式”為集團降低資金成本,改善資金結構;為集團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租賃服務,重點服務物流企業(內河船舶、車輛等);X———城市公共事業(醫療、教育、交通、水務)、消費金融(手機、汽車租賃)、生物醫藥、節能環保、軌道交通、其他(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健康產業、通用航空)。2016年,歆華租賃利用集團授信,開展銀租通業務,規模15億元,利潤1000多萬元。
●新興際華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新興際華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于2014年9月在天津東疆保稅港區成立,是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外商融資租賃公司,注冊資本4億元人民幣;公司完全市場化運作,開展新興際華系統內業務及市場化業務。目前,該公司針對新興鑄管旗下新疆公司開展了融資租賃業務、合同能源管理業務,開展了新興鑄管幾大基地的節能減排項目,借助股東基礎,以鋼鐵行業為基礎開發業務。
●河鋼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河鋼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于2016年2月在天津東疆保稅港區成立,由河鋼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中國香港投資平臺———河鋼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出資成立,注冊資本15億元人民幣;公司作為河鋼集團下屬專門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子公司,是集團金融板塊內的重要成員。河鋼集團同時成立了保理公司———河鋼商業保理有限公司。目前,在公司實質性運營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迅速完成資金投放額149.50億元,主要以融資性售后回租業務為主。
面臨的挑戰與應對措施
困難一:受鋼鐵行業影響,融資困難。
自2009年以來,鋼鐵行業一直處于困難時期,鋼材需求減少,價格逐年下滑,經濟效益一直處于微利甚至全行業虧損狀態,受銀行嚴控鋼鐵企業的貸款規模影響,許多鋼鐵企業面臨著銀行不批新增貸款、續貸困難、漲息和抽貸等問題,鋼鐵企業從傳統銀行融資渠道獲取的資金正在減少。
特別是近幾年來,國家加大了鋼鐵行業淘汰落后和化解過剩產能的力度,使融資租賃公司的母體鋼鐵集團公司主業及上下游產業自身造血功能持續減弱,現金流受到影響,在行業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母體的弱化使融資租賃公司的發展受到制約。
隨著國家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的逐步落實到位和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入,產能過剩、污染嚴重的鋼鐵行業將進一步受到限制融資、壓縮信貸規模的影響,使集團公司融資規模受限,增信、續貸壓力驟增,資金存量呈明顯下降趨勢。這種壓力最終將傳導到融資租賃公司身上,從而造成鋼鐵企業所設立的融資租賃公司出現融資難、融資貴的現象。
困難二:受“營改增”政策影響,利潤降低。
2016年5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營改增”,規定對融資租賃中的回租業務和直租業務適用不同稅率。將“融資性售后回租服務”納入金融服務范圍,按照貸款服務適用6%的增值稅稅率(不能抵扣);而非回租型融資租賃服務和經營租賃服務仍屬于租賃服務的范圍,適用17%的增值稅稅率。按照50億元業務規模開展售后回租業務測算,“營改增”后,融資租賃業務利潤將降低約3000萬元。
此外,“營改增”后,融資租賃售后回租業務被列為貸款服務,承租人不能抵扣進項稅,之前不受鋼鐵行業融資政策影響的通道業務將不能繼續開展。
困難三:租賃資產出現風險概率加大。
鋼鐵行業的融資租賃公司融資成本趨高,必然會選擇能夠產生較高收益的客戶。但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隨著我國經濟形勢的下行,租賃資產出現風險的概率必然加大。
困難四:專業人才匱乏。
因大多數鋼鐵行業融資租賃公司的員工薪酬參照鋼鐵行業執行,與租賃行業的平均薪酬水平有較大差距,從而導致招人、留人困難。金融行業的工薪待遇是鋼鐵行業的3倍~4倍,造成從事同樣工作的鋼鐵企業融資租賃公司員工收入太低。因此,鋼鐵行業融資租賃公司不僅無法吸引金融部門的骨干,企業中原有金融工作人員也在外流,使鋼鐵企業融資公司的隊伍難以穩定。
不少融資租賃公司經理反映,目前鋼鐵企業融資公司要發展、擴大,最棘手的一個問題是如何發展和穩定隊伍:按鋼鐵行業工薪標準招聘不到人才,不僅不能發展,原有隊伍也難以得到鞏固;按金融行業工薪標準付酬,融資租賃公司難以承受,在冶金行業內也難以實行。
應對策略
一是加強業務創新。雖然目前“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對租賃公司的創新手段造成一些影響,但租賃公司仍可通過“票據”“聯合租賃”“保理”“資產證券化”等方式進行資產端和負債端的業務創新,提升盈利能力。
二是加強風險管理。風險管理是融資租賃行業的立身之本,對鋼鐵行業的融資租賃公司來說更是如此。比如,通過利用鋼鐵母公司上下游產業鏈的優勢,既能提高收益又能降低風險;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對租賃流程進行系統風險管理;通過加強對風險管理人員的學習培訓等,可以提升風險管理能力。
三是加強直租比例。“營改增”政策對直租的影響不大,租賃公司應改變以往以回租為主的業務模式,加大直租業務的比例,進而提高盈利能力。
四是擇機吸收與鋼鐵逆周期行業企業的投資合作。鋼鐵行業融資租賃公司大多股權結構單一,且注冊資金較少,從而導致銀行對其的授信按照鋼鐵行業執行,不利于租賃業務的開展。為解決這一問題,鋼鐵行業融資租賃公司可適當調整部分股權結構,擇機吸收與鋼鐵逆周期行業企業的投資合作,從而使銀行不壓縮集團整體的授信額度,甚至適當新增授信規模,降低融資成本。同時,此舉也可將業務更好地擴展到合作方的行業領域,分散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