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新興產業的崛起,但同時也離不開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資源環境約束強化,資本、土地要素供給下降,出口、投資增速放緩……經濟新常態下,海鹽四大傳統產業——緊固件、紡織服裝、造紙及紙制品、食品藥品紛紛踏上了轉型升級之路,讓曾經的“鐵海鹽”創造出更多綠色GDP,讓曾經的“夕陽產業”又變成了“朝陽產業”。
【變形記】
一臺拋丸機引發緊固件行業革命
來自德國的先進拋丸機仿佛一個蹲踞著的巨人,六七分鐘,巨人“肚皮”上旋轉式鐵門開啟,锃亮的鋼料慢慢轉出,鐵門背后一卷粗料轉入后進行除銹作業。叉車帶著一卷卷鋼料往返穿梭,拋丸機正開足馬力進行除銹作業,這是海鹽宇星螺帽有限責任公司開發的物理除銹生產場景。
“這是全國緊固件行業的第一臺!”2014年7月,宇星螺帽花費580萬元,從德國引進安裝了這一先進除銹設備,不但節省了原有的酸洗人力,并且新型的物理(拋丸)除銹還代替了原來的化學(鹽酸)除銹,徹底消除了廢水、廢酸、廢泥、廢氣等污染,無異于緊固件行業的革命。
“這種工藝不會產生任何污染,而且生產成本也會大大降低。”宇星螺帽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過去,公司一噸鋼材光酸洗成本就要110元,而現在只需60元。按這臺機器每天連續運轉20個小時算,一個月可以打磨六七千噸鋼材,一年就可以省下300萬到350萬元。“另外,原來酸洗腐蝕每噸損耗0.6%,現在打磨損耗只有0.3%,而且打磨下來的氧化皮粉末可以作為鐵紅粉出售。”
記者了解到,創建于1978年的宇星螺帽,是海鹽縣緊固件行業的老牌企業。自2011年開始,宇星螺帽就開始了“機器換人”大改造,先后投入資金逾3000萬元。而通過設備升級、“機器換人”等生產方式的變革,宇星螺帽實現了轉型升級,展現出新的發展面貌,并進一步鞏固了海鹽縣緊固件行業“領頭羊”的地位。
【發展軌跡】
四大傳統優勢產業集體升級
在海鹽縣“415”工程中,將緊固件、紡織服裝、造紙及紙制品、食品藥品等產業定位為四大傳統產業。近年來,海鹽由內革新,打出“騰籠換鳥、機器換人、空間換地、三名工程”等一系列轉型升級組合拳,通過供給端的改革,實現了四大傳統產業提質增效發展。
過去,海鹽因緊固件產業興盛而被稱為“鐵海鹽”。很多企業的生產工藝非常簡單,產品附加值低、耗能多、污染大的問題也長期存在。“十二五”期間,海鹽出臺了緊固件產業振興計劃,推動了行業的快速發展。如今,海鹽企業可生產用于飛機、汽車、高鐵的緊固件產品,且生產過程中的污染也大為降低。在向高端產品進軍的同時,海鹽已經形成了較完善的緊固件生產鏈條。
作為浙江省主要箱板紙及瓦楞紙生產基地,造紙及紙制品業在海鹽縣經濟格局中占據重要地位。近年來,海鹽開展了造紙業行業整治提升行動,對造紙業影響很大,也成為海鹽造紙業轉型發展的契機。經過整治,造紙業落后產能逐步淘汰,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清潔生產水平進一步提高,污染排放大幅減少。
記者還獲悉,“十二五”期間,不僅緊固件、造紙及紙制品等傳統產業實現了“再升級”,食品藥品、紡織服裝產業也在發展中實現了華麗轉型。在食品藥品產業,海鹽誕生了青蓮食品、萬好食品、沈蕩釀造等一批知名企業,在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還帶動了周邊農戶的增收。
【記者手記】
讓“老字號”煥發新生命
“沒有夕陽傳統產業,只有夕陽產業傳統。”傳統產業是海鹽工業經濟多年來積攢的家底,也是看家吃飯的重要本錢。未來,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深入推進,傳統產業或將煥發新的生命力。
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生命,要有迎難而上的勇氣,要有創業創新的激情、要有轉型升級的魄力。在同行普遍感到市場壓力的時候,誰能先邁一步,誰就可能在下一輪競爭中遙遙領先;當新產品、新技術植入企業的肌體,老樹一樣能綻出新枝,創造自己新的價值。
緊固件展-2016第十七屆廣州國際緊固件及設備展覽會-巨浪展覽-The 17th China(Guangzhou)Int’l Fastener & Equipment Exhibi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