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固件行業近年來虧損、倒閉的消息不絕于耳,行業盈利能力弱深層原因是什么?處于成熟期的行業,想要盈利要面臨什么樣的形勢?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羸弱
作為緊固件行業龍頭,行業內唯一上市公司,晉億實業經營難說漂亮,盈利能力羸弱,2015年更是虧損1000多萬。
而事實上,這不是偶然現象,來自前瞻產業研究《2017-2022年中國緊固件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2016年行業企業虧損50%和52%,意味著內超半數企業處理虧損狀態。
那行業虧損深層原因是什么呢?前瞻產業研究嘗試用五力模型分析其中原因。在制造中,行業五種力量決定企業盈利能力。
行業內部競爭狀況
1、小企業居多,競爭數據量龐大
近年來,全行業涌現出一批骨干企業,如晉億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宜賓伊力集團有限公司、常熟市標準件廠等。總體看來,雖然中國緊固件生產企業較多,但多數企業并未形成較大生產規模。
2、集中在低檔產品區,產品競爭慘烈
行業內大部分小企業技術實力較為薄弱,主要生產中低端產品,產品競爭較為激烈。據行業協會初步統計:高檔產品占比約為10%,中檔產品占比約為50%,低檔產品占比約為40%。
上游供應商議價能力
長期以來,中國緊固件制造行業所生產的產品多為中低端產品,對原材料的要求較低。隨著緊固件產業結構的升級,以及相關行業發展對高端緊固件的需求,使緊固件對原材料的要求更嚴格,緊固件的主要原材料為冷墩鋼,目前國內能生產冷墩鋼的鋼鐵企業較少,目前主要以寶鋼、馬鋼等為主。而中國緊固件生產企業較多,原材料供不應求,緊固件生產企業的議價能力較弱。
下游客戶議價能力
中國緊固件規模以上生產企業超過1100家,但行業龍頭企業較少,多為中小企業,上市企業僅有億晉實業一家。產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企業間競爭激烈。而在緊固件高端產品市場,緊固件企業所提供的產品不能滿足產業需求,與國外同行相比,性價比較低。因此,中國緊固件行業對下游客戶的議價能力較弱。
行業潛在進入者威脅
緊固件行業屬于完全競爭行業,進入門檻不高。但由于中國緊固件行業的低端產品充斥,產業整體競爭實力不強,新進入者若沒有相當的實力也難以在行業中立足,故對于已有緊固件企業來說,中小企業的進入威脅不大。但近年來,世界制造業向中國轉移,而中國汽車、機械等行業的發展拉動了緊固件需求,緊固件跨國企業紛紛來華投資,它們技術與資金充足,且擁有豐富的市場動作經驗,同時由于中國緊固件行業處于產品結構轉型時期,跨國企業的進入在帶來技術的同時,對中國緊固件企業的轉型也起到一定的阻礙,因此,威脅較大。
行業替代品威脅分析
緊固件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元件,應用領域廣泛。但近年來,隨著科技發展,許多行業已開始向無連接方向發展,如家電行業已出現一些無需緊固件的結構,雖然目前發展尚未成型,但也反映了未來相關行業的發展趨勢。另外,東南亞和南亞等國家的制造業已初見雛形,其成本較之中國更為低廉,將對中國緊固件低端產品產生一定的影響。
分析結論
根據以上分析,對各方面的競爭情況進行量化,1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中國緊固件行業的競爭情況可以總結為:現有企業間的競爭程度激烈,隨著集中度上升,未來有望下降(0.8),緊固件行業對上游的議價能力較弱(0.7),同時,緊固件行業對下游的議價能力較弱(0.7),行業潛在進入者具有一定的威脅(0.5),替代品的威脅程度較小(0.3)。
按照以上雷達圖,行業對盈利產生威脅的五大因素,其中4種因素分值都在均值0.5以上,也就是行業盈利環境十分嚴嚴峻。
緊固件展
-2017第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