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鋼鐵集團改革勞動收入分配制度,技術崗位“去行政化”讓職工受益——
高級技工不當“官”照樣拿高薪
中工網訊(記者楊毅松 通訊員魏清源)剛剛過去的2014年,讓朱許高興的事一樁接一樁:被公司聘為首批“首席工人”,每月拿上了近萬元的績效工資,私家小轎車也開進了家門……
朱許是河北鋼鐵集團石鋼公司的一名連鑄工,從入廠到現在,在連鑄崗位一干就是十幾年。雖然廠“技術狀元”、“最佳崗位工”等榮譽也拿了不少,但像“首席工人”獎勵這樣翻倍漲薪,卻是入廠頭一回。
讓朱許受益的,是河鋼集團改革勞動收入分配制度——徹底去行政化,變革“重管理、輕生產,重生產、輕技術、輕市場”的傳統理念,讓像朱許這樣技能過硬的一線工人,從此站到了企業高收入的前臺,感受到了像白領一樣的職業榮譽感。
“‘首席工人’是專門為生產線上最基層的操作工人設立的一項榮譽,只要本領過硬,人人都可以參加競聘。”石鋼公司人力資源部副部長賈軍杰說,目前有9名職工被聘為“首席工人”,可享受相當于公司二級技術專家的工資待遇。此外,石鋼還啟動了“一崗多能”星級職工培養計劃,與職工待遇、評先評優緊密掛鉤,全廠3000多操作工人中,首期就有500多人報名參加技能鑒定培訓。
“我們是一家擁有14萬名職工、5千萬噸鋼產能的企業,其實直接創造效益的人員就在產線、營銷和技術一線上。”河鋼集團人力資源部總經理董雨善介紹說,過去受“技而優則管”、“研而優則仕”等傳統理念和管理機制的影響,專業技術人員都把到機關搞管理看成被提拔被重用,如今通過“關鍵人才向關鍵崗位配置,關鍵待遇向關鍵崗位傾斜”的大變革,靠崗位、憑業績拿待遇,促使職工思想觀念發生轉變,人力資源配置有了很大提升。
“我們歷史上形成的分配制度,更多的是把優秀人才閑置到遠離現場、遠離技術、遠離產品、遠離市場的崗位上。未來的分配制度,我們要在去行政化,要在‘重管理、輕生產,重生產、輕技術、輕市場’的理念上實現大的變革。”河鋼集團董事長于勇說。
如今,通過體制設計、制度安排和分配導向的激勵作用,讓優秀專業人才愿意去生產一線、營銷一線、科研一線,在河鋼蔚然成風,充分激發出了隊伍的活力。2014年,石鋼公司品種鋼比例提高到40.08%,研發新產品169種,新產品產量達800萬噸,實現了大幅度的增長。
緊固件展-2015第十六屆廣州國際緊固件及設備展覽會-巨浪展覽-The 16th China(Guangzhou)Int’l Fastener & Equipment Exhibi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