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鞍鋼集團公司與攀鋼簽訂目標責任書,要求攀長特拆除2座30噸電爐,壓減粗鋼產能22萬噸;2017年攀成鋼關停并封存70噸電爐一座,壓減粗鋼產能50萬噸……
隨著這張去產能“時間表”的制訂完成,攀鋼立足化解過剩產能戰場,成立領導機構,建立工作機制,層層分解落實責任,以壯士斷腕的精神,以期按時完成化解過剩產能任務。
截至10月31日,鞍鋼集團攀鋼江油長城特殊鋼有限公司(簡稱攀長特)2座30噸電爐全部拆除完畢,壓減粗鋼產能22萬噸。這是攀鋼化解過剩產能,加快產品結構調整,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一步。
打出去產能組合拳
改革不會一帆風順,涉及眾多企業和職工的去產能更是如此。人到哪里去?錢從哪里來?這些都是去產能面臨的巨大挑戰。骨頭再硬,也要啃下去。對此,攀鋼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打出了一套去產能組合拳,嚴格按照“軍令狀”和“時間表”,履行社會責任,完成壓減任務。
攀長特全面啟動“結構調整、轉型升級”脫困發展工作,明確“做強自煉鋼、做優鋼釩坯”的思路,確立“三四五”發展戰略(即三大主導產品:特種合金、工模具鋼、鈦及鈦合金,四條專業化產線:特冶鍛材、初軋扁鋼、擠壓精密管、鈦及鈦合金熔煉,五大支撐品牌:高溫合金鍛材、工模具扁鋼及模塊、擠壓型材及航空精密管、超高強度棒材、鈦及鈦合金產品)和“四高”產品(即高合金、高附加值、高品質、高技術含量)方向,深化結構調整,優化產線布局,增大自煉鋼產銷規模,為企業增強發展后勁。
同時,攀長特召開專題會議,細化拆除工程施工方案,全面推行60個工作日制度,重新核定生產能力;嚴格落實信息報告制度,建立完善公告公示制度,健全定期檢查和專項督察制度,建立領導小組議事制度,落實部門分工負責制;強化資金保障,全力做好職工安置,制定做好職工分流安置的實施辦法。
截至目前,攀鋼已累計淘汰粗鋼產能312萬噸。其中,2014年6月份,關停西昌新鋼業全部鋼鐵產線,淘汰煉鋼產能120萬噸;2015年3月份,關停攀成鋼冶煉區和棒線材生產線,淘汰煉鋼產能170萬噸;2016年2月份,關停攀長特二生產區,淘汰電爐鋼產能22萬噸。
謀求更高質量發展
去產能只是手段,助推企業和行業脫困才是最終目的。鋼鐵行業去產能的目的是使產業結構得到優化,資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行業實現扭虧脫困升級,企業經濟效益好轉,市場預期明顯向好。通過化解過剩產能、優化資源配置、發展高端產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攀長特的發展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7月份,攀長特自煉鋼產量達到今年月產最高的1.69萬噸;8月份,鋼材產量達到2.63萬噸。1月~9月份,攀長特同比減虧2.74億元。
化解過剩產能,不僅可以為合法、優質產能騰出有效的產銷空間,還可以利用倒逼機制,刺激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換代。其中,高爐渣提鈦產業化項目有望被列入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1號項目,被納入《中國制造2025》;釩電池電解液產品達到客戶使用要求,實現批量銷售。
在今后的發展路線上,攀鋼堅定實施科技強企戰略,明確了三大主攻方向:重軌國際一流、國內持續領先,汽車板國內一流、西南最優,高爐渣提鈦產業化、構建全生態產業鏈;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一企一策、不破底線思路,推進人力資源優化改革;開展虧損企業專項治理,關停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的產線,集中精力發展釩鈦產業和精品鋼鐵。同時,創新體制機制,選擇部分單位實施自主經營、獨立運行、自我發展管控模式試點,充分激活子分公司的內生動力;拓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利用攀成鋼存量土地打造高端智慧制造、電商和跨境電商基地,目前積微物聯已成為西南最大的鋼鐵電商;嚴格落實市場倒逼機制,采取常規性+革命性措施降本增效。
通過化解過剩產能、治理虧損企業、改革脫困、兼并重組等舉措,攀鋼將不斷優化資源配置,發展高端產品;推進智能制造,實施節能環保改造升級,促進綠色發展。轉型伴隨著新生,相信在“做減法”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做加法”大力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雙輪驅動下,攀鋼定能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金屬板材展-廣州國際金屬板材展-中國最大的金屬板材展-2017第十八屆廣州國際金屬板材展覽會-巨浪展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