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海寶山轉型:從“鋼鐵之城”到“郵輪之都”-金屬板材展-棒材展-線材展-金屬加工展-2014第十五屆廣州國際金屬板材、棒材、線材及金屬加工、配套設備展—全球三大金屬展之一巨浪展覽- THE 15th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PLATEMETAL, BAR, WIRE, METAL PROCESSING & SETTING EQUIPMENT EXHIBITION 2014年4月29日 金屬板材展-棒材展-線材展-金屬加工展 |
--------------------------------------------------------------------------------------------------------------- |
|
4月24日,一個普通的周四中午,292米長、
8.6萬噸的歌詩達“大西洋號”郵輪靜靜地停泊在上海吳淞口郵輪碼頭的二號泊位,這艘龐然大物正等待著即將到來的又一次遠航。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千名旅客將搭乘“大西洋號”開啟為期五天的郵輪之旅。
上述情景每隔幾天就會在吳淞口郵輪碼頭上演。該港口位于上海市北郊區寶山,交通并不算便捷,但地處長江口的優勢,讓這座正式啟用不過三年的碼頭一躍成為中國最為忙碌的郵輪港口。明年,其寄望取代新加坡,躋身亞洲第一大郵輪母港。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的多位郵輪從業者均表示,吳淞口郵輪港存在諸多設計缺陷,而郵輪客運大樓的游客接待功能不強,被認為是其中最大的敗筆。對此,碼頭管理方表示,今年已計劃在碼頭的接待大廳內辟出空間,增設部分餐飲服務。郵輪碼頭的改擴建工程或能改善這一問題,該工程目前已有明確的時間表。
對于一直以來仰仗寶鋼等重工業的寶山區而言,郵輪港為其打開了一扇經濟轉型的窗口。不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撬動整個寶山的轉型升級,仍需政策的配套與地方的執行力。
北外灘的“替補”新郵輪港/
在郵輪港客運大樓一樓,來自南京的老吳正等待登船時刻,他是當天下午起航的“大西洋號”郵輪數千位游客之一。“之前只知道這里有寶山鋼鐵廠,還真不知道郵輪碼頭也在寶山。”老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以寶鋼聞名的寶山區地處上海市北郊,總面積近3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7萬人,寶山東、北兩側緊靠黃浦江和長江,西北部則與江蘇太倉為鄰。
實際上,4年多前,這片郵輪碼頭還被稱為炮臺灣船舶基地,隸屬于中外運長航集團,位于黃浦江與長江交匯處,是一座用于船舶編組、解組的中轉基地,最高峰時,每天有200多艘為寶鋼運輸鐵礦石及鋼材的駁船進出。
彼時,位于市中心北外灘黃金區域的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碼頭(以下簡稱為上海港國客中心)已投入使用,剛剛踏入中國市場的歌詩達、皇家加勒比等郵輪巨頭,紛紛將旗下郵輪停靠于此。不過,隨著國際郵輪業迅速步入“大船時代”,這座郵輪港在落成不久即陷入尷尬的處境。郵輪從公海沿著黃浦江駛入客運中心前,必須經過限制船舶高度的楊浦大橋,歌詩達、皇家加勒比的大噸位郵輪難以進港靠泊。
2009年,上海一度沒有郵輪愿意停靠。于是,對郵輪產業寄予厚望的上海市政府決定在上海港國客中心外另辟一處郵輪碼頭,經過多番考察,位于寶山區的炮臺灣船舶基地被確定為新的碼頭所在地。
寶山區政府與中外運長航集團合資組建的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發展有限公司由此成立,總股本為3億元,雙方各占50%股權。在公司成立的2009年7月,可分別停靠20萬噸級及10萬噸級郵輪各一艘的新港口正式開建,包括郵輪碼頭、客運大樓和引橋等基礎設施在內的總投資為9.3億元。
時任炮臺灣船舶基地負責人的陸光原,現在是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連通吳淞口碼頭的航道對郵輪沒有船高的限制,相比于上海港國客中心,郵輪進港停泊所需航行的時間更短,航線中可多安排一個訪問港,而郵輪公司也能節省油費等開支。
急于開拓中國市場的國際郵輪公司迫不及待地將吳淞口郵輪港作為在上海的新落腳點。皇家加勒比有限公司亞洲和中國區副總裁劉淄楠回憶說,2010年夏季碼頭還在建設時,公司就與碼頭談妥了第二年郵輪靠泊的事宜,在確定三月份的船期后即對外銷售了船票。此前,位于北外灘的上海港國客中心一直是皇家加勒比在上海的母港碼頭停泊所在地。
此后,越來越多的豪華郵輪相繼選擇寶山作為其母港所在地。2012年,皇家加勒比的“海洋航行者號”將吳淞口定為母港,其13.8萬噸的級別當屬亞洲最大的郵輪,而在此之前,來往于國內港口的郵輪最高噸位不超過8萬噸。
劉淄楠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皇家加勒比目前在國內航次最多的城市就是上海。去年,其在寶山一共停靠了48艘次郵輪,游客人次16萬人。由于郵輪公司的青睞,吳淞口郵輪碼頭不斷刷新它的各項數據:2012年試運營時,港口接靠郵輪60艘次,出入境游客28.4萬人次;2013年接靠127艘次郵輪,接待游客63萬人次,相較前一年增幅超過一倍。
陸光原介紹說,目前吳淞口郵輪碼頭的客流量為國內第一,占據全國六成左右的市場份額。2014年,已有216艘次郵輪預定了船期,預計可接待100萬人次的游客。而到2015年,吳淞口郵輪碼頭有望超過新加坡,成為亞洲第一大郵輪母港。
2015年,可容納4180名游客、噸位為16.8萬噸的全新郵輪“海洋量子號”將以吳淞口為母港,其噸位可躋身世界十大郵輪之一。“這艘船建造時本打算以紐約作為母港,在北美航線運行,但是加勒比公司最終改變了決定。”劉淄楠透露,“公司認為應該把最新的船投放到郵輪最受消費者追捧的地方。”
劉淄楠告訴記者,做出這一決定是出于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盡管存在一定風險,但公司仍愿意嘗試。在國際郵輪業,此前還沒有過將一艘嶄新的郵輪直接投放到中國市場的先例。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郵輪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程爵浩認為,“海洋量子號”郵輪選擇寶山為母港,足以說明國際郵輪公司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在國內出境游迅猛發展、郵輪產業東移的背景下,上海的區位優勢使之成為中國乃至東北亞最重要的郵輪母港,并有可能在全球擁有相當的話語權。
綜合服務配套存硬傷
毋庸置疑,寶山站在了中國郵輪旅游業突飛猛進的臺風口,不過它究竟能飛多高,并不完全取決于風有多大。
“吳淞口郵輪港在建設上有諸多硬傷,同時所處的區位也有一定問題,寶山是否能承載上海未來在世界郵輪產業中的重要地位,值得業界仔細斟酌。”程爵浩直言不諱。
造型類似貝殼的客運大樓外觀新穎,但游客接待功能并未充分考慮。客運大樓擁有2.4萬平方米的使用面積,但供游客辦票、停留休息的空間卻十分有限,其中辦票大廳不過800平方米。而在兩艘郵輪同時靠泊時,一天內就有約1.5萬人次需要經由客運大樓進出碼頭。
“如果兩艘大型郵輪同時在吳淞口停靠,周邊的交通壓力及相應引發的問題,會造成諸多不便。”程爵浩告訴記者,新加坡的郵輪碼頭是和商業綜合體相連的,能夠將游客“消化”在綜合體里。
上述問題也導致承接郵輪業務的旅行社被要求分批通知旅客辦理登船手續的時間,以免同時到達碼頭的人數過多。記者在現場采訪時發現,4月24日“大西洋號”的發船時間為下午五點,中午時分,陸續趕來等待登船的游客已經使辦票大廳略顯擁擠,兩三百張供游客休息等候的座椅已經沒有空位。此外,客運大樓的餐飲銷售等配套設施也不完善,距離碼頭最近的飯店需要步行20分鐘才能抵達,連碼頭的工作人員都只能通過外賣解決午餐問題。
承接郵輪業務的上海春秋旅游亞太部總經理鄒慶齡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乘坐郵輪的游客通常會選擇提前到港以免錯過登船時間,不過客運大樓里供游客休閑的設施實在太少了,在等候上船的這段時間,他們沒有可以休閑娛樂的地方。
現在,春秋旅行社通常會安排大巴接送郵輪乘客集體前往碼頭。“這樣如果接待大廳內等待登船的游客過多,我們會讓游客在車內等候,也可以幫他們統一解決餐飲問題。”鄒慶齡介紹說。
針對這些問題,記者從碼頭管理方獲悉,今年已計劃在碼頭的接待大廳內辟出空間,增設部分餐飲服務。郵輪碼頭的改擴建工程或能改善這一問題,該工程目前已有明確的時間表。
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陸光原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港口1500米的岸線只使用了774米,這為碼頭的后續擴建預留了空間。目前吳淞口郵輪碼頭一期后續工程的方案已經上報給相關政府部門,等待批準。
按計劃,在八月底完成審批流程后,計劃投資6億元的改擴建工程有望在九月初正式開工。到2016年上半年竣工時,吳淞口郵輪碼頭將新增兩座泊位,可新容納最高10萬及16萬噸位的郵輪各一艘,屆時碼頭可供四艘郵輪同時停靠,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靠泊需求。而郵輪客運大樓的接待能力也將得到改觀。
鄒慶齡建議,碼頭改擴建時,應該在港口周邊增加餐飲配套設施。“由于郵輪上無法使用明火,餐飲的可口程度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不少旅客會希望在上船前或者下船后好好吃上一頓。但是目前港口并沒有提供這樣的服務,就功能而言,它還只是一個碼頭而已。”她表示。
金屬板材展-棒材展-線材展-金屬加工展-2014第十五屆廣州國際金屬板材、棒材、線材及金屬加工、配套設備展—全球三大金屬展之一巨浪展覽- THE 15th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PLATEMETAL,
BAR, WIRE, METAL PROCESSING & SETTING EQUIPMENT EXHIBITION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