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本周四以546:28的壓倒性票數通過決議,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這可能讓中國15年的等待成空。
歐洲議會認為中國鋼鐵業過度生產及削價出口,為歐盟帶來嚴重的社會、經濟及環境后果。與美國建議的一樣,歐洲議會認為中國無法滿足市場經濟的條件。在這一定義下,商品服務的價格需要由市場供需雙方決定,不應有政府的插手。
歐洲議會還拒絕放松對中國的反傾銷禁令,其決議聲明中稱歐盟目前73項反傾銷措施中,中國違反了56項。
中國方面認為今年12月份該國加入世貿組織滿15周年,應該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但是一些歐盟國家以及美國認為,市場經濟地位應由WTO成員國在今年12月份后決定是否承認。
此前歐盟內部的聲音并不一致,例如英國就是歐盟中堅定支持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待遇的國家之一,持相同立場的還有荷蘭、比利時等國。而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傾向于對中國采取強硬立場。
美國一直以來多次警告歐盟,不要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因為這相當于“單方面解除”歐洲針對中國的貿易防御。截止本月,奧巴馬政府已經12次在世貿組織(WTO)起訴中國,次數超過以往任何一屆美國政府。
一旦中國獲得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的“市場經濟地位”,歐盟今后就難以針對中國提訴產品反傾銷訴訟。
雖然歐洲議會的決議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如果歐盟委員會要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需要歐洲議會批準通過,今天的決議意味著歐盟短期內不太可能給與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鋼鐵之爭
對于歐洲來說,最大的問題是中國的鋼鐵。中國嚴重的產能過剩,導致廉價鋼鐵流向全球市場,讓不只是發達國家,甚至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的鋼鐵業也受到擠壓。
盡管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雙方每日的貿易額超過10億歐元。但在鋼鐵問題上,雙方一直沖突不斷。
歐洲鋼鐵行業,特別是在英國,受到中國廉價產品的沖擊。在過去兩年里,中國制造的鋼鐵比英國自工業革命以來生產的鋼鐵加起來還多。
因英國業務持續八年處于虧損狀態,塔塔鋼鐵(Tata Steel)4月初宣布,將其英國業務出售,但如果不能順利找到買家,其英國鋼鐵制造廠將可能被關閉,這或將造成1.5萬人失業。而且,塔塔鋼鐵表示,中國鋼鐵企業向全球市場傾銷,是其被迫做出該決定的原因之一。
美國最大的鋼鐵生產商——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首席執行官Mario Longhi指責稱,歐盟和英國“疏忽”中國向全球市場傾銷鋼鐵的這一問題,并表示英國鋼鐵行業目前面臨的危機正是錯誤政策導致的結果。
他還表示,歐盟官員和英國政府一直很幼稚,而且正在為順從中國付出代價。特別是,他們有意愿給予中國在WTO“市場經濟”的地位,這將使得傾銷問題變得更加復雜。
不過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認為,不應把自身不景氣的原因歸咎于中國:“令我感到遺憾的是,英國一些人士將英國鋼鐵業不景氣的歸咎于中國,指責中國以不合理的低價向英國‘傾銷’鋼材,擠壓了英國鋼鐵企業的生存空間。這種將中國作為‘替罪羊’的觀點不僅誤導公眾,也無益于問題的解決。”
根據世界鋼鐵協會的數據,中國的供應了全球50%的鋼鐵,產量遠遠大于任何單一國家。
一季度各國產量對比,中國的產量是美國的十倍:
2012年初一噸鋼鐵要544美元,而到了本周,同樣重量的鋼鐵只要50美元:
不過目前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落后產能過剩的問題,正在推行供給側改革,要求嚴控鋼鐵、煤炭這樣的落后產能。
2016年1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目標是,壓縮粗鋼產能1億到1.5億噸。
不過根據業內人士推算,目前中國鋼廠人均產鋼300噸,此輪鋼鐵去產能意味著,將有50萬左右的鋼鐵職工面對調整或重新選擇。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Chad Bown對此表示,“問題是中國經濟開始放緩,已經不需要原來那么多的鋼鐵...但要靠強行關閉工廠來減產,又會帶來政治和社會成本,因會有大量工人失業,這對中國政府來說是巨大的壓力。”
金屬展-冶金展-2016廣州巨浪國際金屬暨冶金工業展覽會-亞洲最大金屬冶金展-巨浪展覽-The 17th China(Guangzhou)Int’l Metal &MetallurgyExhibi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