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廣東3年投萬億建重大項目 2015年城軌覆蓋珠三角 2013年4月10日 |
--------------------------------------------------------------------------------------------------------------- |
|
“十二五”后三年,廣東投入1.41萬億元建設460個重大項目 今天上午,廣東省加快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會議在廣州舉行。根據(jù)省政府7日印發(fā)的《加快推進全省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方案(2013—2015年)》(以下簡稱《方案》),未來三年,廣東將大手筆投入1.41萬億元建460個重大項目;到2015年,珠三角9市的市民都能坐上城軌列車出行。 未來三年建成投產(chǎn)294個項目 廣東正迎來基礎設施建設大發(fā)展時期。“十二五”時期,全省共安排重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607個,總投資約3.51萬億元,計劃完成投資約1.97萬億元。在“十二五”前兩年,重點推進公路、鐵路、機場等八方面項目建設,完成投資5640億元,為“十二五”時期計劃投資的28.6%。建成投產(chǎn)廣州至河源高速公路、廣珠鐵路等147個項目,新開工建設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擴建、廣州地鐵六號線二期等110個項目。 《方案》提出,“十二五”后三年,將加快推進以粵東西北地區(qū)交通基礎設施為重點的重要基礎設施八大工程、21大項共460個項目建設,總投資約2.95萬億元,后三年完成投資約1.41萬億元。其中,續(xù)建202個項目,后三年投資8000億元;新開工258個項目,后三年投資6100億元;計劃建成投產(chǎn)294個項目。 18個地級市將通高(快)速鐵路 到2015年,廣東居民出行將變得更方便。《方案》提出,到2015年,交通運輸通道主骨架基本形成。實現(xiàn)國家高速公路網(wǎng)廣東跨境段貫通,全面完成縣縣通高速公路任務,出省通道和粵東西北地區(qū)連接珠三角通道進一步暢通,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約6800公里(2017年底達到8000公里)。全省18個地級以上市通達高(快)速鐵路,全面建成沿海五大樞紐港的鐵路集疏運體系,鐵路通車總里程達4100公里左右。城際軌道交通網(wǎng)覆蓋珠江三角洲9個地級以上市,通車里程達386公里。樞紐機場和支線機場協(xié)作發(fā)展的民用機場布局基本形成,年旅客吞吐能力約1億人次。港口公共服務水平和岸線資源的使用效率明顯提升,港口貨物年通過能力超過13億噸。珠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wǎng)基本建成,內(nèi)河三級以上航道通航里程達1300公里。 城市基礎設施承載能力也將顯著增強。全省城市軌道交通(地鐵)通車里程達474公里;全省城市供水能力達到4000萬噸/日;完成城中村改造面積3000萬平方米;建成總長8770公里的省立綠道。 城鎮(zhèn)生活污水85%以上被處理 隨著一大批重要基礎設施項目建成投產(chǎn),廣東的能源供應、水利以及環(huán)境等都將得到進一步保障和改變。到2015年,能源供應保障體系基本形成。西電東送和省內(nèi)電力裝機容量14400萬千瓦;全省天然氣輸送管道里程達3300公里,供應能力430億立方米/年;成品油管道輸送里程達2900公里。 后年,城鄉(xiāng)水利保障體系將基本建成。防洪(潮)標準地級以上城市基本達到100年一遇,縣級城市基本達到50年一遇,中心鎮(zhèn)達到20年一遇,縣級以上城市、珠三角中心鎮(zhèn)和重點易澇區(qū)除澇能力基本達標;解決915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 環(huán)境保護水平也將明顯提升。2015年,建成城鎮(zhèn)生活污水處理廠166座,污水收集管網(wǎng)1.04萬公里。全省城鎮(zhèn)生活污水處理能力達到2500萬噸/日,城鎮(zhèn)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85%以上。建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87座。全省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達到8.1萬噸/日,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85%以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