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將企業債券支持綠色發展和節能減排落到實處,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15年12月31日出臺了《綠色債券發行指引》(下簡稱《指引》),明確對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綠色城鎮化等12個具體領域進行重點支持。《指引》還在發行條件方面較以往有諸多突破,企業債券募集資金占項目總投資比例放寬至80%,并且允許非公開發行,探索以碳排放權、知識產權等作為發債增信擔保方式。值得一提的是,《指引》規定上市公司亦可發行綠色企業債券。
有分析人士認為,《指引》雖然是一個融資方向的指導意見,但更重要的是釋放出政策支持綠色產業的信號,對地方產業政策的影響較大。“《指引》將與專項建設基金結合形成合力,企業一旦成功發行綠色企業債券,在申請專項資金方面將更具優勢。”
支持領域實行動態調整,長期發揮作用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正式發布。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生態文明建設步伐加快,這將催生出巨大的綠色融資需求。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估計,中國綠色產業的年投資需求在2萬億人民幣以上,而財政資源只能滿足10%-15%的綠色投資需求,市場前景極為廣闊。
與此前央行的綠色金融債規定相比,《指引》落實到了具體項目和企業,在支持綠色產業發展上更有針對性。其明確了企業債支持綠色發展和節能減排的12個具體領域,涵蓋如下:
一是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項目;二是綠色城鎮化項目;三是清潔能源高效利用項目;四是新能源開發利用項目;五是循環經濟發展項目;六是水資源節約和非常規水資源開發利用項目;七是污染防治項目,包括危廢、工業尾礦等;八是生態農業項目;九是節能環保產業項目;十是低碳產業項目;十一是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實驗項目;十二是低碳發展試點示范項目。
據了解,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對重點支持領域實行動態管理,未來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綠色項目和綠色債券支持的范圍。隨著創新創業的推進,必將有更多的新技術涌現,支持領域實行動態調整、增減,可以讓這個體系長時間內切實發揮作用。(來源:中國節能環保產業協會)
熱處理展-工業爐展-2017第十八屆廣州國際熱處理、工業爐展覽會-中國效果最好的熱處理工業爐展--巨浪展覽—The 18th China(Guangzhou)Int’l Heat
Treatment, Industrial Furnace Exhibi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