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分享一下開發東南亞供應商的一些感受。
我 2005-2016 年在某日企做了 10 年多供應鏈管理工作,2014 年因為成本壓力和交付周期短縮的要求,公司成立了東南亞部品移轉項目組,一是想把在日本和中國工廠生產的某些成熟商品整體轉移到東南亞工廠生產,二是想采購東南亞供應商的低成本部件物流供應到中國、日本工廠使用。
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享一下項目實施情況:(注:數據是 2014-2016 年的請參考)
一、 項目背景
1、 成本壓力:2012 年戰略企劃本部研究報告指出,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紅利將在 2015 年左右低減,人工成本和生產總成本將會上漲。
2、 L/T 短縮必要:之前公司已經在印尼、馬來、泰、越 4 國陸續建立了工廠,生產低成本和工藝成熟的低價值商品,所需部品中 20%的貴重物料由 IPO 國際調達、30%物料由中國供應商從中國提供,30%物料由東南亞的日資供應商現地化提供,20%低價值物料由東南來本地供應商提供。但是整體 L/T 在 10W 以上,影響生產周期和客戶交付。
3、 平衡布局:公司在日本、中國、歐洲、美國都有采購中心,東南亞的事務由中國中心管理,為了平衡關系或者平衡安全或者其它考慮,計劃在馬來西亞柔佛州成立東南亞采購中心,以此項目開端強化他們的業務能力。
二、 當地環境
1、 先看大數據,分享 IMF 統計的 2015 年這些國家的 GDP 數據(單位:USD)。印尼的人口規模使得其 GDP 總量比較大,越南的 GDP 增速最快。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 1990 到 2015 年各國人均 GDP 增速排名,最快的國家是中國 2300%,越南 2000%,第三名我忘記了好像只有 800%。
2、 外來投資:以韓國、日本、新加坡為主,很多工業園也比較有規模,主要是電子產品、手機零件、機械設備零件、鞋類等待。中國的投資真不多才第 9 名,現在排多少我不清楚。不夸張地說,我在當地的感受是這些市場好像都是日本的小弟。
3、 人文環境:
越南:長期受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就是像廣西的二三級城市,人也比較有干勁,GDP 增速快,我覺得是東南亞最適合投資的國家。這些年越南政府的經濟發展政策就是中國 10 年前的翻版,我們中國是“調研 -- 計劃—試點 -- 討論—改善—展開”,感覺越南是“計劃—中國怎么做—照著實施”。
印尼:人口總量大,我覺得以后的消費市場規模會很大。
馬來西亞:受新加坡的影響很大,經濟基礎還可以,消費水平比較高。
泰國:感覺經濟一般,發展也一般。
4、東南來國家的摩托車和兩廂車保有量非常非常大,摩托以本田為主,汽車以本田、豐田、大發等日系為主,主要是兩廂車,類似豐田在中國銷售的 EZ(逸致)。
5、 中國投資的制造業非常非常少,好像在印尼看到海爾的工廠,在馬來看到中建筑,當然還有碧桂園海邊的樓盤,看來我們的確是世界級建筑商。
三、 人工成本
當時我們是引用日本 JETRO 的調查數據。(JETRO 日本最大的情報收集機構,有興趣的可以去他網站查詢),相對來說單一的人工成本并不高,但是綜全成本不低。
1、 日本企業在東南亞的薪資水平。制造業基本月薪(不包含福利獎金),越南 204USD,馬來 345USD,印尼 298USD,泰國 346USD
2、 日本企業在東南亞為員工年間總支出。越南 4025USD,馬來 5550USD,印尼 5131USD,泰國 6152USD
四、 項目情況
1、 在東南亞開拓新供應商,我們選擇電子原件、成型、切削、電線、壓鑄等 5 個業種約 200 多個部品,收集供應商基本信息約 5000 家,篩選合適的 1000 家,報價 500 家,實地訪問 300 家,實地審查 200 家左右。
2、 第一目標,商品生產轉移,經過 2 年多的推動,從日本和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工廠的商品 30 多款,成功量產的有 40%吧,公司的第一個目標達成了一點點。
3、 第二目標,成本降低和交期亂短縮,200 多個部品,達成不到 10%,原因如下:
Q:質量,我們選擇的合格供應商主要是東南亞的日資企業,質量水平與中國產的相當。
C:成本,總成本比中國供應商高,(上面倒數第一張圖藍色線是中國價格水平,倒數第二圖最左側是中國價格水平。從成本細節分析來看,材料成本較高,表面處理成本較高,生產加工效率比中國低,人工成本占比去中國低,但合計總成本較高。
D:交付,同樣部品,中國 2W,他們要 4W,很多原材料需要從海外進口。
E:加工設備和技術能力相差不大,但表面處理能力較差。
S:服務能力,從我接觸的情況來看,對應速度和效率和中國供應商差不多。
五、 總結
1、2016 年初,大老板看完供應鏈工作報告,引用了胡總書記的話 ----“不要瞎折騰”,至此,項目卒!
2、我個人看法,重復一下上面說過的觀點,越南的發展成長會越來越強,適合大牛去投資建廠,印尼可能會成為東南亞新的消費市場。
以上個人的觀點和經驗,未必是正確的,請參考。
工業爐展會 2019工業爐展會
2019熱處理展 2019熱處理展會 2019廣州工業爐展 2019廣州工業爐展會 2019廣州熱處理展 2019廣州熱處理展會 廣東熱處理展 中國熱處理展會 廣東工業爐展 中國工業爐展會 2019耐火材料展會 2019熱處理設備展 2019熱處理博覽會 2019工業爐博覽會 工業爐展 熱處理展
2019工業爐展 2019廣州工業爐展 工業爐展,中國國際工業爐展 耐火材料展會 窯爐展會 工業窯爐展會 壓鑄熔爐展會 傳感器展會 感應加熱設備展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