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2019-2020年藍天保衛戰冬季戰役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爐。《方案》明確,冬季戰役期間(2019年11月22日至2020年2月29日),要確保我市完成省政府下達的2019年度空氣質量目標:2020年1月1日至2月29日期間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左右,優良天數率同比上升。各區(市)縣完成市政府下達的2019年度空氣質量目標; 2020年1月1日至2月29日期間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優良天數率同比上升。
總體看,《方案》明確了幾條作戰路線——以冬季常態化減排為核心,堅持標本兼治,突出重點難點,持續鞏固“散亂污”整治成果,實行工業企業分類和分級管控,實施“一廠一策”管理;堅持部門聯動,強化監督執法,開展冬季大氣專項督查;堅持精準施策,加強科技治氣,用好數智環境系統、“散亂污”企業整治督查平臺、“智慧工地”監管平臺等信息化手段強化污染源精準管控;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修訂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切實改善環境空氣質量。
年底前完成重點行業綠色化發展績效考核
《方案》明確,要從鞏固“散亂污”清理整治成果、嚴格燃煤污染控制、強化重點行業污染排放控制等方面深化工業污染綜合治理,同時加強專項執法檢查,推進移動源污染專項治理。
在治理工業污染方面,《方案》提出,要強化鋼鐵行業污染排放控制,今年12月底前,完成鋼鐵行業企業綠色化發展績效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在明年2月1日至29日實行錯峰生產;要全面推進鑄造行業提升整治,今年12月底前完成全市鑄造行業企業綠色化發展績效考核,對考核合格的實行綠色調度,不納入錯峰生產,對考核不合格的分兩個批次分別于今年12月23日至明年1月22日和2月1日至29日實行錯峰生產;要全面推進砂石廠、粉磨站提升整治,同樣于今年12月底前完成對全市砂石廠、粉磨站綠色化發展績效考核,對考核合格的實行綠色調度,不納入錯峰生產,對考核不合格的在明年2月1日至29日期間實行錯峰生產。
在推進移動源污染專項治理方面,要開展重型柴油車聯合執法檢查,利用遙感監測、黑煙車抓拍、便攜式設備等技術手段開展路檢路查、入戶檢查。同時,要強化貨運車輛監督管理,每月開展1次以上的專項執法行動,依法查處違反限行規定的貨運車輛;要強化機動車尾號限行措施執行力度,每月開展1次以上專項執法行動,依法查處違反尾號限行規定的機動車;還要強化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市級行業主管部門每月至少開展3次工地抽查。今年12月底前,除五城區、高新區外的區(市)縣應根據各地大氣污染防治實際情況,依法劃定并公布非道路移動機械高排放禁止使用區。
未落實揚塵防治措施 記入不良信用記錄
強化工地及道路揚塵綜合治理、嚴控面源污染、強化重污染天氣應對以及開展專項督查也是本次冬季戰役的重點內容。《方案》明確,要組織開展揚塵管控專項整治行動,對未落實揚塵防治措施工地及建設施工單位進行通報,依法給予相應行政處罰,記入不良信用信息記錄,并責令停工整改,由建設行業主管部門復查合格后方可恢復生產。
要強化露天焚燒巡查,做好大春秸稈禁燒和冬季落葉、垃圾禁燒工作,通過網格化監管和黑斑倒查機制,壓實鎮(鄉)、街道及村(社區)責任。針對春節前后煙花爆竹燃放、宗教祭祀活動、臘肉熏制等面源污染行為,分別組織開展專項檢查,加強宣傳,倡導綠色、文明的生活方式。
在重污染天氣應對上,要按要求完成應急減排清單修訂工作和應急減排清單編制工作。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績效分級,嚴格落實“一廠一策”等各項應急減排措施。加強科技治霾技術運用。依托“成都大氣污染防控院士(專家)工作站”,分析解讀污染過程成因,指導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措施。
《方案》顯示,還要開展冬季大氣專項督查,分片區、分階段、分行業組織力量開展冬季戰役各項措施落實情況督查。全市范圍抽調聯合執法人員,充分利用精準溯源科技手段,發揮網格化監管體系作用,嚴厲打擊偷排漏排超排等環境違法行為,對違法企業進行信用懲戒。
工業爐展會 2020年工業爐展會 2020年熱處理展 2020年熱處理展會 2020年廣州工業爐展 2020年廣州工業爐展會 2020年廣州熱處理展 2020年廣州熱處理展會 廣東熱處理展 中國熱處理展會 廣東工業爐展 中國工業爐展會 2020年耐火材料展會 2020年熱處理設備展 2020年熱處理博覽會 2020年工業爐博覽會 工業爐展 熱處理展 2020年工業爐展 2020年廣州工業爐展 工業爐展,中國國際工業爐展 耐火材料展會 窯爐展會 工業窯爐展會 壓鑄熔爐展會 傳感器展會 感應加熱設備展會 真空爐 淬火爐
電加熱元件 氫氣加熱爐 儀器儀表 熱電阻|熱電偶 隔熱保溫材料 真空泵 工業爐元件
陶瓷纖維板 陶瓷纖維毯 陶瓷纖維模塊 陶瓷纖維制品 陶瓷高溫窯爐 測溫儀 溫度傳感器 離子氮化爐,真空擴散焊爐,真空釬焊爐,真空燒結爐,壓力燒結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