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垃圾焚燒被妖魔化之后,我國污泥焚燒也受到了各界不斷反對。我們對污泥焚燒技術,存在一定的誤解。”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博士汪翠萍在“2014(第八屆)固廢戰略論壇”上如是說。她認為,對比國內外污泥焚燒政策及產業現狀,可以發現,污泥干化焚燒不應該被“妖魔化”,提高技術標準和管理水平,利用熱解技術實現清潔焚燒可以為污泥焚燒正名。
圖為: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博士 汪翠萍
國內污泥焚燒面臨多重誤解
汪翠萍指出,在國外,污泥焚燒已經成為污泥處理處置的主流技術之一,然而,在國內仍面臨頗多質疑和反對之聲,這是由于長久以來行業對污泥干化焚燒存在的誤解。
誤解一:污泥焚燒是一種高耗能的工藝。污泥焚燒在國外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美國、歐洲污泥有機質含量比較高,在一些焚燒廠基本實現了能量自給。汪翠萍介紹,我國也對堆肥項目和干化焚燒項目進行了能耗分析,結果顯示,在同一個數量級上面,干化焚燒的能耗并沒有高于堆肥項目。“我們通過全程來看,污泥的干化焚燒不見得就是一個高能耗的工藝。”
誤解二:污泥焚燒是一種高碳排放的工藝。汪翠萍在發言中展示了上海環境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院長、上海市換進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益所做的污泥處理處置四個工藝流程碳排放的分析對比數據。
“這份分析數據顯示,污泥脫水加焚燒工藝的碳排放量遠遠小于石灰穩定加填埋工藝。對于碳排放,不建議從單個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角度去考慮,而是應該從處理處置整個流程來看。”
誤解三:污泥焚燒是二噁英的排放源。汪翠萍在相關研究中曾搜集資料發現,日本京都大學某教授對日本各個污染源的二噁英年排放量進行統計顯示,污泥燃燒產生的二噁英量基本與汽車尾氣在同一個標準,遠遠低于城市垃圾焚燒。同時,在對國內兩個污泥焚燒示范工程的監測中發現,二噁英的排放量也相對較低。
誤解四:污泥焚燒被妖魔化。汪翠萍認為,污泥干化焚燒的應用,除了污染,還要通過國情,城市技術、經濟,人口等角度進行多方面的分析。干化焚燒需要大家的理解,需要“去妖魔化”。同時她建議,在一些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地區,如珠三角、長三角可以優先考慮污泥干化焚燒技術路線。
熱處理展-工業爐展-2015第十六屆廣州國際熱處理、工業爐展覽會-中國效果最好的熱處理工業爐展--巨浪展覽—The 16th
China(Guangzhou)Int’l Heat Treatment, Industrial Furnace Exhibi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