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10月8日,日媒報道,日本第三大鋼鐵制造廠,神戶制鋼公司發布聲明,公司在8月底的內部調查中發現,旗下3家工廠和1家子公司長期有組織的篡改部分鋁、銅制品檢驗證書,以符合客戶規格,包括尺寸和拉伸強度的數據,部分違規行為從 10 年前就已經開始所向日產汽車、本田、豐田、三菱汽車、斯巴魯、馬自達、鈴木等公司提供了汽車零部件。對此,神戶制鋼所負責人稱:不排除部分客戶將因此召回問題車輛。
蘇老濕看到這則聲明,那是相當震驚,為什么這么說呢?一則,從三菱汽車油耗造假、東芝公司虛報利潤到高田安全氣囊的安全危害,本是戰后日本的驕傲并賴以生存的制造業,如今卻頻頻作為丑聞主角登場。看來日本制造已經跌落神壇。其二,這個“神戶制鋼”出現的問題那是非常嚴重,因為旗下汽車閥門彈簧用線材占據了全球市場50%的份額,“世界上每2輛汽車中就有1輛使用”,所以如果你開的是日系車就要注意了。
既然問題出了,矛頭也都指向了各個日系品牌,所以在此時蘇老濕也注意到,很多日系品牌也跳出來說,此次事件并未影響到中國汽車市場。而這些所謂不受影響的日系車企都有誰呢?亦或是受影響的都有誰呢?
10月10日,日產中國宣傳負責人表示:日本的召回問題與中國完全無關,其認為今后也不會影響中國區的銷售情況。
10月10日,豐田中國公關部表示,中國本土生產的汽車(一汽豐田、廣汽豐田)未受波及,進口車輛的情況仍在排查中。
10月10日,廣汽三菱表示,廣汽三菱并未使用神戶制鋼所產品。
10月11日,馬自達中國公關部門表示,仍在清查中,尚未有明確結論。
10月11日,斯巴魯表示,仍在清查中,尚未有明確結論。
還有一點,據了解到,在今年二月份,一汽豐田曾向質檢總局備案稱,部分威馳轎車發動機艙蓋因鎖止機構零件配合不當,行駛時有艙蓋自行打開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為此召回28.6萬輛汽車。這是否也和神戶制鋼的造假有關呢?令人深思。
為何近期日本企業屢屢出現問題?引發全球汽車安全氣囊召回案的日本高田公司致歉,隨后也宣布破產;三菱汽車承認燃效作弊已持續了25年的行為致歉,隨后被日產收購等等,道歉可以說成了日本企業的一道亮麗風景。
在看來,汽車企業在金字塔塔尖,材料和零部件供應商在塔底。長期以來,最終汽車企業習慣于以犧牲材料和零部件供應商的利益來追求自身的產品換代,要求材料和零部件供應商在技術和成本上跟進。而進入本世紀后,雖然工業制成品技術革新日新月異,但供應商們卻越來越跟不上龍頭車企的節奏。開發新材料等需要巨大投入,而這些企業已不堪重負。所以偷工減料、瞞報謊報就理所當然了。
-彈簧展-2018第十九屆廣州國際彈簧工業展覽會-全球最大彈簧展會-巨浪展覽-Springs Industry Exhibition -The 19th
China(Guangzhou)Int’l Spring Industry Exhibition
2018彈簧展,2018彈簧展會,2018彈簧展覽會,2018彈簧機展,2018彈簧機展會,2018彈簧機展覽會,2018彈簧設備展,2018彈簧線展,2018彈簧線展會,2018彈簧線展覽會,國內最大彈簧展,國內最大彈簧設備展,2018廣州彈簧展,2018鋼絲展,2018鋼絲展會,2018彈簧鋼絲展,2018彈簧鋼絲展會,2018廣州彈簧機展,2018廣州彈簧線材展,國內最大彈簧展會,2018彈簧博覽會,2018彈簧機博覽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