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0-2019年中國年均進口鋁僅為22萬噸。2020年1-11月,中國的鋁進口量累計高達93.4萬噸,預計全年進口量或超過100萬噸,創2009年以來新高。
作為一家國際貿易研究機構,瀚聞智庫認為,如果2021年中國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得到有效控制,經濟繼續穩健恢復,鋁進口量勢必繼續增長,國內外鋁期貨、現貨價格也會跟漲。
新冠病毒疫情正在改變鋁市場格局
鋁是全球化配置的有色金屬品種,在汽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新型建材、家電和食品工業等諸多領域被廣泛應用,所以這一品種對經濟冷熱的敏感度較高。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的鋁產量和消費量幾乎占全球的一半,國內電解鋁產業基本形成自給自足的“內循環”格局,鋁進口量相對于龐大的產量來說微乎其微。但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引發的連鎖反應似乎開始打破這一格局。
在需求端,日歐美等主要發達經濟體淪陷于第二波新冠病毒疫情之際,中國國內疫情得到了初步遏制,積極的復工復產和新基建項目推動經濟率先復蘇。
5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回升至50.7重回擴張區間,此后PMI穩步上升并于11月達到54.9,創2010年12月以來新高。
1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4.7萬輛和277.0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1.5%和7.6%,同比分別增長9.6%和12.6%。產銷量已連續8個月呈現增長并創年內新高,其中銷量已連續7個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
汽車等制造業強烈拉動國內對鋁的需求,市場對鋁的交易開始活躍,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的鋁庫存在4、5月以后大幅減少。相反,歐美汽車工廠因疫情影響不得不采取限產、減產措施,國際市場對鋁的需求疲弱。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指定倉庫的鋁庫存增至163.7萬噸(7月底數據),創2017年4月以來的最高庫存水平。
在供應端,兩大因素開始束縛中國鋁新增產能的擴張步伐。
一是環境保護的承諾和壓力。2020年9月,中國政府在聯合國大會上承諾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電解鋁生產主要依靠火力發電,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污染空氣。在普及“綠色鋁”的政策指導下,多個省市已不再允許新建使用煤電的電解鋁工廠,云南等地開始拆除部分煤電煉鋁設備,計劃改用水電煉鋁。美國花旗集團預計“2022年之前中國鋁產能擴大將會受阻”。
二是動力煤缺口擴大會讓電解鋁工廠產能受限。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自第一大煤炭來源國印度尼西亞的進口量持續下降,從1月的2110萬噸驟降至11月的區區442萬噸。由于第三大來源國蒙古疫情較為嚴重,進口量從1月的244萬噸大幅降至3月的不足30萬噸,直到7月才恢復至年初水平。11月6日起,中國又停止自第二大來源國澳大利亞進口煤炭,這讓國內動力煤供應“雪上加霜”。有學者預計,至2021年4月,中國的動力煤缺口可能高達400萬噸左右。電解鋁生產的耗電量巨大(生產成本電費約占3成),動力煤供應短缺會迫使各大電解鋁工廠不得不限產甚至處于半停產。
2021年中國鋁的進口量仍會增長,并推動國內外鋁價上漲
國際鋁業協會秘書長MilesProcesser在2020有色金屬行業年會上分析了鋁行業。他認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活動遭沉重打擊,交通和建筑部門受損尤為嚴重。2020年全球鋁需求明顯萎縮,估計較2019年減少5.4%。但2021年全球鋁需求會有所反彈,預計會同比增長6%左右。筆者認為,中國對鋁的需求增量會在其中占相當高的比重。當然,中國市場對鋁的需求變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新冠病毒疫情的發展和走向。
鋁需求回歸的同時,節能環保和動力煤短缺仍是制約中國鋁增產的兩大“緊箍咒”。目前看來,澳煤的缺口很大(進口量相當于蒙古和俄羅斯的總和),短期內無法彌補,而注重環保、減少碳排放將是中國政府持續的長期策略。筆者預計,2021年會有更多中國買家深度參與國際鋁市場交易,積極洽購進口鋁及其制品,從而推高國內外鋁價行情,延續2020年鋁市場“量價齊漲”的態勢。
2021彈簧展,2021彈簧展會,2021彈簧展覽會,2021彈簧機展,2021彈簧機展會,2021彈簧機展覽會,2021彈簧設備展,2021彈簧線展,2021彈簧線展會,2021彈簧線展覽會,國內彈簧展,國內彈簧設備展,2021廣州彈簧展,2021鋼絲展,2021鋼絲展會,2021彈簧鋼絲展,2021彈簧鋼絲展會,2021廣州彈簧機展,2021廣州彈簧線材展,國內彈簧展會,2021彈簧博覽會,2021彈簧機博覽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