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3Cr2W8V鋼鋁壓鑄模具的表面強化較為適宜,其最佳工琶如下:50%甲醇寫50%氨,在5800C加熱滲氮,保溫4.5小時軟氮化后油冷。
3.
8采用良好的操作規范
操作規范中首要的問題是生產前模具的予熱。模具中應力的大小與模具的溫度梯度成正比,因此適當地提高予熱溫度是能夠理解的。但是過高的予熱溫度使型腔的表面接觸溫度也高,有損材料的屈服強度,對模具的抗熱疲勞性能是不利的。此外模具在服役過程中,始終保持處于熱平衡狀態,己成為提高模具壽命,增加生產效率和保證鑄件的致密性方面的重要手段:對于冷卻水道的布置以及熱油加熱、冷卻控制設備的應用,首先以測出模具溫度場的分布作為依據。采用熱電模似法測出等溫線的分布規律仍有其實用價值,它是在熱電物理現象彼此相似的理論基礎上而被采用的。在穩定的條件下,也就是說,在溫度場中的溫度與電場中的電位不隨時間變化的條件下,固體的導熱現象與直流電路中導體的導電現象,都可以用同一個拉普拉斯微分方程式描述。根據相似理論,如果兩種不同的物理現象,都可以用一個微分方程式描述,并且實現邊界條件,幾何條件與物理量相似,如電場中的電壓、電阻,電流與溫度場中的溫差、熱阻、熱流彼此相似,那么就可以在電模型上模擬熱原件上的傳熱現象出來,對生產起到指導性作用。操作過程中的節奏性和連續性,再加上模具溫控裝置的配合使用,都可為保持模具最佳的熱平衡狀態創造條件。
壓鑄模在服役期間進行去應力回火處理,使熱疲勞裂紋在尚未出現的孕育期內產生應力松弛,成為提高壽命的一項有效的措施。去應力的回火溫度取原來的回火溫度低3050℃,回火間隔與鑄件材料,模具材料及鑄件的重量有關,一般應選擇在沒有出現裂紋之前進行。對于重量為100克的鋁合金壓鑄件,模具在使用25000次以后,就應進行去應力回火;重量為100--500克,為10000次;大于500克為5000次。對于同樣重量的銅合金鑄件,其間隔分別為3000次,2000次和1000次。
涂料的復膜性對保護模具材料起到重要的作用。凡是涂料未能勻復之處,皆有受到侵蝕的危險。美國對于模具表面噴涂時液滴的形式與散布面積的大小作了機理上的探討,西德也有類似研究工作的報導。他們認為:噴涂到高溫度模具上涂料的液滴,會產生高的蒸汽壓力,而不易吸附于型面上,引起脫離和濺落,未能充分潤濕型面使模具壽命受到影響。根據機理分析,涂料液滴應先成球狀與型面接觸,然后攤平成橢圓形而增加了接觸面積,再進一步鋪開成膜,達到均勻復蓋的目的。為此要求模具溫度不宜超過所謂“潤濕溫度”范圍。其最佳方案是提高噴涂壓力,使液滴得到較高的動能,壓制了液滴的凝聚現象,達到不致快速汽化的目的。
模具在服役過程中定期進行觀察與檢修,至關重要。在生產中由于支承板及套板的變形,緊固螺栓的松動而導致模具早期破壞的例子也常有所聞。
3.9保證模具的加工質量
模具在磨削加工過程中由于砂輪的不夠鋒利,引起摩擦熱,會引起表面出現磨削裂紋。此外由于磨削應力的存在,也會降低模具的熱疲勞能力。
型腔表面,特別是澆道表面光潔度不高或者型面有少量擦傷及劃線痕跡處,都是裂紋源。模具鑲塊與套板之間的配合精度選用不當,或者由于過松影響熱傳導效率或者由于過緊,產生予應力而使套板碎裂。模具與機器之間安裝精度,包括平行度與垂直度,皆可能影響導向件的過早磨損。對于用電火花加工的模具應用日廣的今天,在加工過程中,由于局部高溫形成表層下的回火區。該區在組織上及化學成分與基體不同,硬度高,再加上表面存在著殘余應力,加工后型面易形成細微裂紋,有必要進行拋光處理。目前超聲波拋光應用日廣,比人工拋光效率可提高1-2倍。
3.10 模具磨損后后道工序的處理
采用電火花碳化鎢表面強化工藝,乃是一項減少表面沖蝕,防止金屬與模面咬合,提高使用壽命的有效途徑之一。此法既可作為修復模具的手段,也可在新模具正式投入使用前,對型腔,型芯,澆注系統部分工況條件特別差的部位,進行有選擇性的表面強化處理。國內已設計并研制成功低壓等離子噴涂機組,可將工件置于低壓真空條件下進行等離子噴涂,使工件獲得高強度,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殊涂層。如采用堆焊技術用于修復己破壞的模具,采用(D2. 5~3毫米堆337焊條是成功的。氧乙炔焰合金粉末(Ni45)噴焊型腔及修補沖頭也是可行的。
3.
11關于改變鋼種問題
目前有一種傾向,就是認為3Cr2 W8V鋼是一種老鋼種,壽命低,應該采用新鋼種來取代。對于這個問題,個人的看法如下:3Cr2W8V鋼是在本世紀20年代開始使用的一種鎢系高熱強性熱模鋼,在蘇聯稱為3 X 2 B8V,在西德為:X 30WCrV93,在日本為:SKD5,在美國為:H21這種鋼種在回火抗力、熱硬性、熱強性、熱疲勞性能等高溫性能方面都是上乘的,再加上有良好的鍛造性能,機械加工性能及熱處理工藝性能,因此到現在仍能久用不衰,并有擴大應用到其他行業的趨向。但是當前有些工廠采用此鋼種制造出來的壓鑄模具壽命極低的原因又何在呢?這里要作綜合分析,可從本文前述的各種途徑中去查找,而熱處理工藝不當,又是許多原因中的要害,許多事例都證明了這一點。目前可以采用兩條腿走路的辦法:其一是充分挖掘3Cr2W8V鋼種的潛力,把這種價格便宜,供應充沛,對使用該鋼種己積累有豐富經驗的常用鋼料充分加以利用;其次也不排除把以鉻系高熱強熱模鋼用于壓鑄模,從中取得經驗,并投入實際考驗。其中有代表性的鋼種為4Cr5MoSiV1,在美國為H13,在日本為:SKD61o此鋼種的特點是含鉻量高,具有較好的淬透性、淬硬性和熱疲勞性能。韌性高,但回火穩定性不如3Cr2W8V鋼。致于選用其他鋼種問題,主要根據國家的資源以及及時供應大生產的需要的可能性來考慮如:馬氏體時效鋼,TZM等。
3.12采用相應的輔助性措施加速摸具生產
推廣應用模具加工新技術,以縮短生產周期,乃是當務之急。其中首推電火花加工,其優點是:1)不論何種材料,只要是導電體,也不論硬度有多高,均能加工。2)加工也可在熱處理后進行,基本上解決了變形問題。3)有精度較高的表面,減少鉗加工工作量。4)模具形狀愈復雜,愈能體現出其優越性。5)復雜凹模不必采用鑲拼結構,而采用了整體,節約了設計,制造,裝配工作量,對于鑄件的外觀質量也有保證。問題是鏤蝕的速度較慢,可采用先機械粗加工后進行。
型腔冷擠或溫擠成型,能達到較高的表而光潔度,流線沿輪廓分布,不遭切割,型腔表面加工硬化,提高了耐磨性。凸模采用Cr12NbV鋼,凹模材料有10、20、25、T8A、Cr12 MoV及3Cr2W8V鋼。
翻模法在以銅合金材料制成的鑲塊模具中仍不失為以數量頂住不斷損耗的方法。
陶瓷型精密鑄造法,由于模具型腔表面的迅速冷卻,晶粒及細小碳化物的均勻分布,與鍛鋼相比,在抗彎強度、耐磨性、熱穩定性、耐熱疲勞及裂紋擴展性能以及壓縮條件下的彈性極限都好,就是塑性及韌性較差,用于壓鑄模生產,如在控制尺寸精度方面有所突破,有其發展前景。
3 .13建立全面質量管理制度
模具在生產及使用過程中貫徹執行全面質量管理獲得模具質量信息的重要手段,其中以PDCA四階段制卓著成效。四階段制的具體內容:1)計劃(Plan)—充分調查模具工作條件進
行設計,選材和制訂工藝;2)實施(Do)—根據設計,通過冷熱加工工序,制成模具;3)檢
(Check)通過模具成品檢驗和使用中的考驗,檢查與分析模具是否符合使用要求;4)處理(Action)—根據檢查分析結果和使用者的意見,采取相應措施,同時把有關信息反饋到模具設計和加工部門,保證下一次設計制造中得到充分反映。
全面質量管理中另一個重要環節是建立模具技術卡片制,日常記錄模具的生產對象、工作條件,修復次數、破壞形式及使用壽命,摸索出失效的規律性。
保證生產的均衡性,是從管理角度來說的一個重要方面,均衡生產,能使每付模具的負荷保持均勻,避免前松后緊或前緊后松現象,這樣對于防止積壓和浪費、縮短生產周期,降低鑄件成本,建立正常的生產秩序和保證安全生產各方面都是有利的。
3.14實現模具零部件的標準化
標準化中包括通用模架,通用模座以及組合模具在內,這樣為實現先進的快換摸具裝置創造條件。模具零部件實現標準化后,對減少設計工作量,縮短生產周期,加速模具周轉、模具互換利用,節約鋼材等方面都體現出獨特的優點。
壓鑄展-鑄造展-2015第十六屆廣州國際壓鑄、鑄造及工業爐展覽會-中國最受關注的壓鑄鑄造展會-巨浪展覽-The 16th
Guangzhou Die-casting, Foundry & Industry Furnace Exhibi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