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制造業(yè)企業(yè)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例如個性化需求及個性化定制的出現(xiàn),客戶需要一個更短的交貨期;購買行為改變(電商的出現(xiàn)),要求生產線靈活,在最短的時間把生產線調整好;質量改進的同時,要控制質量。降低庫存是也每個企業(yè)每天改進的一個事。
以上這些挑戰(zhàn)正是德國工業(yè)4.0的訴求,在日前召開的2015中國(綿陽)國際先進制造業(yè)大會上,德國博世力士樂中國大中華區(qū)副總裁劉天鵬為我們還原了“德國制造”工廠的面貌。
劉天鵬說,“互聯(lián)網已經觸及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互聯(lián)網醫(yī)療、智能汽車、智能電網、智能電表、智能家居等。而當互聯(lián)網觸及到工業(yè)時,它能夠連接什么呢?就是人、智能設備、系統(tǒng)、產品。其中,人永遠是這個互聯(lián)工業(yè)的主要因素,這些可連接的對象分布在哪里?我們的答案分布在整個生產流程,包括物流、整個產業(yè)鏈以及客戶。通過互聯(lián)網工業(yè)和有效的價值流設計,制造商可以使其的質量成本和交貨期得到較大改善。”
探尋工業(yè)4.0工廠全景
博世作為一家德國制造業(yè)企業(yè),采取了雙重戰(zhàn)略,在供應商方面,為整個生產線提供整體的工業(yè)4.0解決方案;作為一個領先的使用者,博世全球260家企業(yè)都在改造和升級工業(yè)4.0的過程中,包括業(yè)務流程的改造、生產模型流程的改造。工廠最初是機型化的組建,沒有網絡。從第三次工業(yè)革命的演變到現(xiàn)在工業(yè)4.0,這使得工廠的控制系統(tǒng)更分散化,那么怎么來連接這些分散化,工業(yè)4.0做了以下這些準備。
通過OCE開放平臺,把分散的智能設備連接在一起,這個平臺是市場的需求和供應商的需求。這就好像把我們的IT世界跟現(xiàn)實生活中的控制系統(tǒng)連接了起來,這個平臺就提供了這么一個連接的方式,而且這個平臺最大的好處可以連接所有供應商的智能設備,而無需進行轉換,可以直接訪問所控制的數(shù)據(jù),為用戶提高核心競爭力。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軟件平臺和相應的開發(fā)工具包在2013年獲得了愛馬仕的大獎。
以德國中部某組成液壓閥的工廠為例,他們設立了庫存率降低30%的目標。那么途中碰到了什么問題呢?生產線有11個工序組裝一個閥,當組裝另一個閥的時候就要把工具都換掉,這樣工廠的靈活性比較低,裝備時間、準備時間比較長,還有更多的質量控制時間和員工培訓時間。
在此情境下,該工廠依然可以用一條生產線生產六個家族的產品,且可以生產出很小的批量。這即是工業(yè)4.0工廠的一個縮影,通過改造生產線,提高了生產率。這個生產線的幾個關鍵因素有以下幾點:
第一是每一個產品他托盤有一個射頻識別卡,當進入生產線的時候,后面所有的生產工序已經全準備好;每一個員工都會有一個藍牙的識別卡,當靠近工作臺的時候可以識別你是誰,自動把工作臺的高度、技能習慣都按照該員工設定的來調整工作臺。工業(yè)4.0工廠內智能化的工作臺,都是橫向立體化的布局。在生產過程當中,工廠會有一套偏差管理系統(tǒng),有利于配置工人工作時間。
此外工廠智能看板數(shù)據(jù)與MES系統(tǒng)無縫連接,供管理者進行判斷、管理。經過改造以后,該工廠庫存的周轉天數(shù)從3天降到了1.5天,這個設置時間原來是490秒,現(xiàn)在降到0秒,加工時間也降低了8%,這也成為了企業(yè)的巨大競爭優(yōu)勢。
是不是工業(yè)4.0就結束了,其實沒有,這只是一個開始。
下一步工廠要跟整個產業(yè)鏈上的合作伙伴們相連接,即供應商、物流、客戶等整合在一起。第二步則計劃要在全球生產制造上聯(lián)網,分享生產能力,分享生產設備。
壓鑄展-鑄造展-2016第十七屆廣州國際壓鑄、鑄造及工業(yè)爐展覽會-中國最受關注的壓鑄鑄造展會-巨浪展覽-The 17th
Guangzhou Die-casting, Foundry & Industry Furnace Exhibition
2016壓鑄展,2016壓鑄展會,2016壓鑄展覽會,2016鑄造展,2016鑄造展會,2016鑄造展覽會,2016廣州壓鑄展,2016廣州壓鑄展會,2016廣州壓鑄展,2016廣州鑄造展會,廣東鑄造展,中國鑄造展會,廣東鑄造展,中國鑄造展會,2016有色鑄造展會,2016壓鑄展展會信息,2016鑄造博覽會,2016壓鑄博覽會,2016壓鑄機展,2016壓鑄機展會 2016鑄造設備展
|